房地产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国REITs发展任重道远

欧阳辉、刘晓婷、李学楠:中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沉寂多年后,近期获得监管层大力推进,在政策暖风频吹之际,中国发展REITs还需克服哪些障碍?
2016年3月11日

Lex专栏:WeWork真的物有所值?

纽约办公空间租赁企业WeWork的估值在最新一轮融资之后达到160亿美元,投资者包括来自中国的弘毅投资和联想控股。和其他未上市的初创企业类似,这笔交易的泡沫也不小。
2016年3月11日

为何泡沫越临近破灭涨幅越猛?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朱宁:回顾过去二三十年在全球出现的几次重大泡沫,在市场见顶之前的6到12个月里,往往会出现疯狂的上涨行情。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2016年3月9日

“大学生买房零首付”和楼市乱政

沈晓杰:中国楼市似乎又在“回温”当年的救市之道。一些所谓的“救市之策”,再次成为阻碍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地雷阵”。 “大学生中职生零首付买房新政”就是其中生动而形象的代表。
2016年3月2日

从美日看中国楼市去库存的风险

欧阳辉、常杰:近期中国政府为何推出一系列楼市调控新政?我们试着回顾美国和日本房地产市场去产能过剩的过程,希望对当前中国房地产业去库存有所启示。
2016年2月29日

房价下跌加剧新兴市场困境

过去一年亚洲及新兴市场经济体房价下降约2%,这是2002年以来头一回。分析人士称,房价下跌可能造成信贷环境总体收紧,拖累当地经济增长。
2016年2月29日

中国两笔境外收购交易同日受挫

中国收购境外企业的旺盛胃口遭遇严重挫折。监管担忧阻挡了两笔潜在收购交易,突显与中国企业达成交易的障碍。
2016年2月18日

亚太新发高收益债券供应前景不妙

去年,亚洲表现最好的高收益债券就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发行的离岸债券。但随着中国政府允许开发商到国内交易所债市发债、以降低其背负的汇率风险和借贷成本,今年离岸债券发行量将受到抑制。
2016年2月3日

降首付无法解决中国楼市高库存

中原集团研究总监刘渊:非限购城市降低首付比例,是继去年“930新政”后房贷政策的再次放松。此次政策目标仍是去库存,但从楼市基本面看,仅降首付无法解决高库存难题。
2016年2月3日

中国房企面临多重风险

FT桑晓霓:中国的地产公司要面对各种风险。许多房企发行了美元债,在人民币走低时,这不是好事;此外,公司也可能因被调查或高管失踪而破产。
2016年1月28日

九七年香港楼市暴跌是否会再现?

中原地产研究部黄良升:2016年香港楼市调整,缘于本地经济和收入增长放缓,并非九七亚洲金融风暴的翻版,且资金持续流入香港物业投资市场,大额交易不断。
2016年1月28日

香港蝉联“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

最新的统计调查显示,去年第三季度,香港房价中值是家庭税前年收入中值的19倍,这一比率遥遥领先于悉尼、旧金山和伦敦等国际超级都市。
2016年1月26日

Lex专栏:抄底香港“业主”股票

购物可能不再为香港人所热衷,但股市操盘手应该在拥有香港大量商业地产的地产股中挑一挑,因这些股票眼下估值较低,其大约5%的诱人股息率看来靠得住。
2016年1月21日

2016:中国楼市难成经济“新支柱”

沈晓杰:最新数据证明,在现有住房供应模式下,中国房地产商不仅难以再次担纲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也无法改变其“高库存、跑路、滞涨”衰态。
2016年1月20日

万达布局娱乐业的如意算盘

Lex专栏:数据显示,斥资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娱乐是万达集团迄今最大的一笔交易。这并非只是一场简单的土豪式收购,而是一桩富有战略逻辑的买卖。
2016年1月14日

Lex专栏:恒大股价上涨奥秘

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恒大地产的战略可以总结为:加杠杆,减杠杆,多元化,扩大核心业务,回购股份,发行股份。它只是在适当机会出现时运用这些战略。
2016年1月8日

万科宝能之争:如何做一个体面看客?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宝万之争中场,各路看客热闹上台。抛开 “赵家人”等传说,这是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进一步控制,为何此刻出现杠杆式收购风潮?加杠杆下的中国式资产荒何去何从?
2015年12月29日

险资做“野蛮人”还是悠着点

外经贸大学苏培科:过度强化和过高赋予保险机构投资理财的职能,淡化其保障功能,让金融机构多元化扩张等措施,将使中国金融系统潜在风险骤增。
2015年12月29日

举牌险资背后的风险漏洞值得警惕

安邦咨询:险资频频举牌的背后,反映出中国的保险公司承受着很高的负债压力。防止险资的投资运作风险发生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至关重要。
2015年12月29日

“万宝之争”拉开中国敌意收购帷幕

有分析师认为,宝能掌门人姚振华可能发现了一个开启新的企业时代的机遇,在这个时代,所有权分散的中国企业将不得不防备身后的“黄雀”。
2015年12月29日

中国监管机构介入宝万之争

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宣布将对围绕万科集团(China Vanke)的一场公开争夺战予以审查。此举为一家神秘的保险公司增持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的股票增添了又一个潜在障碍。
2015年12月28日

万科向安邦示好

中国销售额最高的住宅开发商万科集团(China Vanke)对安邦保险(Anbang Insurance)增持其股份表示欢迎。一周前,万科曾警告另一家保险公司宝能(Baoneng)的增持行为可能会“毁掉”万科的信誉。
2015年12月24日

高银地产股票飙升

周四,香港房地产公司高银地产(Goldin Properties)股价一度飙升65%。此前,该公司以180亿元人民币(合28亿美元)的价格售出了旗下部分资产,包括一栋117层的摩天大楼。
2015年12月24日

安邦保险介入令万宝之争升级

在一次罕见的对企业所有权的公开争夺中,热衷于四处收购的中国集团安邦保险(Anbang Insurance),一直在增持万科集团(China Vanke)的股份。目前,万科是中国销售额最高的住宅开发商。
2015年12月23日

万宝之争:资本为王还是实体为先?

恒丰银行蔡浩:人类的经济是嵌入在其社会关系中的,而社会关系不仅限于经济。公司的经营导向不应只限于股东价值,而应该是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而这其中,企业家精神应被予以更多的重视。
2015年12月23日

万科vs宝能:一场“人品”不对称的权力争夺战

FT中文网撰稿人周掌柜:这是一场“出身不对称”、“人品不对称”、“公信力不对称”的权力争夺战。险资崛起标志着中国经济从实业为王进入金融为王的全新时代。就像开创实业时代的那群“野蛮人”一样,新时代应该会有更多“野蛮人”参与重塑规则。
2015年12月19日

Lex专栏:复星的“方舟”可靠吗?

预测下雨无济于事,建造方舟才重要——在香港上市的复星国际令人想起巴菲特的这个法则。随着董事长郭广昌继续失联,该集团依靠大量收购建造的“方舟”将面临考验。
2015年12月14日

复星强调郭广昌因个人原因协助调查

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的东家、收购意识较强的复星对投资者和媒体表态之前,郭广昌已经失联近四天,加剧了中国民营企业界的不安感。
2015年12月14日

国家住房银行能否解决楼市高库存?

恒丰银行蔡浩:国家住房政策银行的业务,与引发金融危机的次级贷有相似之处,对象都是中低收入群体,都有心怀“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可能导致住房风险国家化。
2015年12月10日

中海地产收购中信集团旗下住宅地产

根据这家香港上市地产开发商向港交所(HKEx)提交的声明,中国海外发展将支付310亿元人民币(约合370.8亿港元或48亿美元)——最终价格不超过该金额的上下5%——收购中信集团的住宅地产资产。
2016年3月14日
|‹上一页‹‹2324252627282930313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