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参加 赢取大奖
大宗商品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频道首页
美国
英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非洲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频道首页
股市
外汇
债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场数据
商业
商业
频道首页
金融
科技
汽车
地产
农林
能源
工业和采矿
航空和运输
医药
娱乐
零售和消费品
传媒和文化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频道首页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
新能源与新交通
其他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教育
教育
频道首页
学前教育
中小学与国际学校
高等教育与海外留学
商业与职场教育
教育改革与创新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频道首页
FT商学院
职场
领导力
财富管理
人物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频道首页
乐尚街
美食与美酒
艺术及文化活动
品味
旅行
生活话题
艺术与娱乐
消费经
视频
视频
频道首页
政经
产经
金融
文化
FT看见
音频
音频
频道首页
麦可林学英语
BoomEar艺术播客
一波好书
音乐之生
i听粉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频道首页
双语阅读
FT英语速读
原声视频
FT英语电台
音乐之生
麦可林学英语
每日一词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频道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嘉能可:中国大宗商品需求正在放缓
嘉能可(Glencore)发布了上月上市融资100亿美元之后的首份季报。该公司在季报中警告称,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最重要原材料消费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正在放缓。
2011年6月14日
伊朗携五欧佩克成员国否决沙特增产提议
沙特阿拉伯遭到其最大对手的公开羞辱:伊朗联合5个欧佩克(Opec)成员国,否决了沙特方面增加该石油卡特尔产量配额的提议。
2011年6月8日
G20新尝试:抑制粮价波动
20国集团(G20)即将做出一项尝试:通过收集整理全球农产品库存和产量方面的更详尽的市场信息,来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性。
2011年6月8日
欧佩克将考虑上调产量配额
一位高级代表透露,下周在维也纳召开的欧佩克(Opec)石油部长会议将考虑上调产量配额,这将是近4年来第一次上调。
2011年6月2日
中国消费者大举投资黄金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周四发布的数据,今年1至3月,中国投资者以金币、金条和金牌等形式购买了93.5吨黄金,比上一个季度增加55%,比去年同期高出一倍多。
2011年5月19日
IEA敦促欧佩克提高石油产量
西方国家对产油国发出警告,要求它们提高产量以保障全球经济复苏,否则西方将自2005年卡特林娜飓风以来首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
2011年5月19日
伊拉克将难以实现石油增产目标
石油行业高管与西方政府官员表示,伊拉克将无法实现到2017年将石油产量提高至原有水平四倍的目标,这对于伊拉克产量激增能在2015年左右使全球油价有所回落的希望是一个打击。
2011年5月15日
中国收紧政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波动
中国出人意料的收紧举措为大宗商品的大范围抛售提供了新的刺激因素,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股价下跌——尽管市场在接近收盘时收复了失地。
2011年5月12日
美国加紧稀土矿开发
美国生产商与政治家纷纷主张加大对本国稀土生产的投资,他们越来越担忧中国在这些重要金属的供应方面占据的主导地位。
2011年5月10日
对冲基金Clive因油价回调亏损4亿美元
布伦特原油价格在两天内下跌逾16美元,上周五跌至每桶105.15美元
2011年5月8日
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两年最大跌幅
在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商嘉能可(Glencore)公布其巨额首次公开发行(IPO)细节后的第二天,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
2011年5月5日
墨西哥买入100吨黄金
墨西哥央行在其每月发布的数据中披露了这笔采购,这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一系列大笔采购黄金举措中最新的一次,其目的在于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减轻对步履蹒跚的美元的依赖。
2011年5月4日
“爱冒险”的嘉能可
承销嘉能可(Glencore)巨额首次公开发行(IPO)的银行所发布的信息显示,这家交易公司对于大宗商品交易的风险偏好,远远超过一些华尔街领先投行。
2011年5月3日
美国成为燃油净出口国
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数据显示,2月份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每天出口的石油产品总量比从全球市场上购买的石油产品总量多5.4万桶。
2011年5月2日
美联储记者会后资产价格创出新高
美联储(Fed)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的首次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提振了资产价格。美国股市触及此次危机之后的新高,黄金价格创下新的记录——尽管美联储表示将如期结束其6000亿美元的二次定量宽松计划。
2011年4月27日
香港商交所5月推出首项交易
有中国国有企业和俄罗斯亿万富翁欧柏嘉(Oleg Deripaska)作支持的香港商品交易所(HKMEx),计划在下月推出其首项交易,交易产品是一项黄金期货合约。
2011年4月27日
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1500美元
黄金价格在每盎司1500美元上方创下新高,银价也突破45美元。西方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增强了这些贵金属的吸引力。
2011年4月20日
IEA:沙特3月中旬“控产”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由于欧佩克(OPEC)最大成员国“在3月中旬控制生产”,该组织对利比亚原油日产量减少100万桶的应对“较为有限”。
2011年4月12日
高盛悲观分析引发大宗商品抛售
油价周二大跌,带领许多大宗商品走低。此前高盛(Goldman Sachs)建议投资者获利回吐,同时市场也在担心,能源价格上涨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2011年4月12日
GFMS:银价今年或将突破50美元
领先贵金属咨询机构黄金矿业服务公司(GFMS)的最新预测显示,白银市场可能会延续其惊人涨势,今年或将突破每盎司50美元的创纪录高点,但随后可能会被迅速“打回原形”。
2011年4月8日
油价金价和银价飙升
在这些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涨之际,投资者担忧原材料市场重现2008年6、7月那种短期飙升,当时欧洲央行(ECB)出人意料地提高了利率。
2011年4月6日
利比亚供应持续中断担忧推高国际油价
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er Gaddafi)上校的政府军周三与反政府军在石油港口卜雷加附近开战,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利比亚重要的轻质低硫原油产出仍然会受到限制。
2011年4月6日
分析:中国收紧措施可能叫停铜价牛市
本周在智利举行的Cesco铜业年会上,业内人士警告,由于中国正采取措施遏制通胀,且该国铜库存较高,铜价在短期可能回落。
2011年4月5日
电煤合约价格创新高
周五,斯特拉塔(Xstrata)与日本中国电力株式会社(Chugoku Electric of Japan)签署了本财年(始于4月1日)的供应合同。
2011年4月2日
玉米和大豆价格飙升
玉米和大豆价格周四飙升。此前,美国政府宣布两者的库存比之前预期的还要低,意味着在北半球收获季之前,玉米和大豆的供应将降至极度危险的低水平。
2011年3月31日
预测:中国玉米进口量将创15年新高
美国政府机构驻北京分析师表示,中国玉米进口量将创逾15年来的最高纪录,向本已吃紧的全球玉米市场注入新的需求。
2011年3月24日
利比亚事态致油价飙升
市场担心冲突将导致利比亚石油出口长期中断,周一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4月份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升至每桶116.19美元。
2011年3月21日
维基解密:伊朗悄悄增持黄金
英国央行(BoE)一位高级官员称,伊朗在国际市场上秘密购买了大量黄金。这表明,日益增长的政治压力已促使伊朗政府减少美元敞口。
2011年3月20日
中国2月铜进口量跌至两年低位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月份中国铜进口量跌至两年来的最低水平。在十年多一点的时期内,中国铜消耗量占全球的比例从10%猛增到了40%。
2011年3月11日
卡扎菲轰炸叛军控制的石油设施
利比亚主要石油码头——锡德尔港(Es Sider)周三晚遭到忠于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er Gaddafi)的空军的轰炸,燃起大火。受利比亚动荡局势升级影响,基准布伦特原油(Brent)价格突破每桶115美元。
2011年3月10日
欧佩克部分成员国悄悄增产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一些有影响力的成员国正加入沙特阿拉伯的行列,提高石油产量以抑制油价飙升,并缓解西方对供应紧张的担忧。
2011年3月7日
大宗商品频道主要报道全球大宗商品的大趋势,也会分析人民币的走势
热门文章
1.
特朗普关税的“一石四鸟”之计
2.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4月5日
3.
自由贸易已死,对等贸易将升
4.
关税战背后的硬政治回归
5.
反制特朗普贸易战——中国仍留有后手
6.
特朗普只能打关税的算盘
7.
无惧市场动荡,特朗普政府高官誓言继续推进关税计划
8.
特朗普不明白他会造成什么恶果
9.
中国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34%的报复性关税
10.
中国发出人民币贬值信号
|‹
上一页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