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参加 赢取大奖
房地产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福建土楼2.0版
FT未来城市专题:都市实践的刘晓都认为,土楼这种建筑形式非常适合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农民工。该公司的“土楼公舍”已入围国际奖项“阿迦汗建筑奖”。
2010年9月17日
陷于两难的中国楼市新政
自中国推行楼市新政以来,相关利益各方便展开了博弈。在一些城市,房屋成交量有所下降,但价格却丝毫没有松动。中国政府也面临棘手的两难局面:如果楼市迟迟不降温,民怨将越积越深;但如果房价大幅下降,并导致建筑活动锐减,总体经济将受牵累。
2010年7月21日
温家宝承诺将继续致力于稳定房价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天津举行的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表示抑制房价增长对保持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并指出稳定房价和提供住房保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2010年9月14日
中国房地产调控的导向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按照中国经济平均10%的增速,房地产业每年约为GDP贡献2-4个百分点的增速。中国政府对这个行业“二轮调控”应该慎之又慎。
2010年9月10日
亚洲各国纷纷给楼市降温
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及香港地区政府纷纷出台措施冷却房地产市场。中国的措施看上去最为强硬,且分析师预计在中国楼价出现明显下跌之前不会改变。
2010年8月31日
中国国资委应更进一步
FT中文网经济评论员吴铮:李荣融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卓有作为。然而,我仍然期待他的继任者能在推动国资管理思路从“央企利益最大化”向“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转变上,有所突破。
2010年8月26日
职业经理人同样能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
读者liange: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已经成为现在治理公司的一种有效途径,能保证管理层为整体股东服务,而不是为大股东牟利。而不拥有股权的职业经理人,使公司快速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
2010年8月26日
警惕碳交易
读者chenyehe:如果中国全面开放碳交易,我们不但要继续承担产业链中“最脏的部分”,甚至极有可能必须为此去购买排放指标。
2010年8月24日
百仕通将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
美国私人股本集团百仕通(Blackstone)与香港最大房地产开发商之一达成协议,拟在中国内地建造豪华公寓,由此作出了对中国繁荣的住宅市场的首笔重大投资。
2010年8月23日
中国富人纷纷在日本买房
日本各地的房地产中介均报道,中国人来日购房的兴趣在不断增强,无论是为了自住还是投资。
2010年8月23日
房地产市场中政府该负什么责任?
读者laoq2008:首先,基本住房是无法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必须由政府来买单;其次,政府必须遏制开发商和房产投机客过度使用杠杆;第三,应该收取和透明使用物业税。
2010年8月20日
中国房地产盛筵已散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房地产市场得利者希望找到高房价持续的理由,未得利或者受损者希望看到房价在调控后降价。但所有的政策都是妥协的产物。
2010年8月17日
中国整顿表外贷款治标不治本
尽管中国银监会对银行表外贷款下达了临时禁令,但如果银行和信托公司找出办法,绕开这些规定,不受监管的证券化和表外放贷将很快卷土重来。
2010年8月16日
日本地产商觊觎中国市场
越来越多的日本房地产开发商正在打入中国市场,大和房建和三井不动产就是其中两家。日本地产商认为,经验和声誉是他们相对于中国本土开发商的优势。
2010年8月16日
今日视点:中国地产业或将面临整合
Mergermarket: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为楼市降温措施正在发挥效应,但可能导致许多小型开发商将因缺少资金而被迫变卖资产,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
2010年8月13日
中国楼市:躲过末日?
所有预言末日即将降临中国楼市的喧嚣,该歇歇了。迄今尚未有迹象表明,会出现那种可能导致投资锐减的房价暴跌。但成交量的快速下跌不可忽视。
2010年8月11日
中国7月贸易顺差远超预期
中国贸易顺差在7月跃升至18个月来的最高点,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是否仍然被低估的疑问。
2010年8月10日
Lex专栏:假如中国房价跌六成
据报道,中国监管部门正要求各银行评估房价下跌60%的风险。的确,假如中国房地产崩盘,会给银行带来痛苦,受到影响的不限于那些向开发商发放的贷款,还包括购房按揭和整个建筑行业。
2010年8月6日
楼市调控仍是“空中楼阁”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沈晓杰:史上最严厉的中国房市调控百日后,房价仍在上涨。我认为症结在于,掌管实际权力运作的官僚阶层,出于既得利益,正在抵制调控的具体落实。
2010年8月3日
王英伟:中国内地没有楼市泡沫
中国人大代表、太平星集团大中华区执行主席王英伟接受FT采访时指出,中国内地不存在楼市泡沫,因为目前中国政府仍限制外资投资房地产。但一旦这种局面发生变化,中国内地房价将大幅上涨。
2010年7月28日
当心楼市新政百日而终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银监会与住建部表示,坚决贯彻国十条不动摇。接下来他们要做的是管住财大气粗的银行,不要让第三套放贷“个案”成为“通例”。
2010年7月13日
从资本的角度看雇人排队
读者vallywind:不妨将富人雇人排队想做“参观权的生产过程”。富人发起这一过程,出资雇佣穷人(劳动力),为其支付门票(生产资本),安排“生产过程”,因此富人有权享有大部分的价值增值。
2010年7月13日
中国房地产投资短期难降温
中金公司研究部哈继铭等:中国房地产新政在4月推出后,一线城市土地拍卖量回落不明显,是因为房地产企业资金充沛。楼市何时降价,将取决于这些企业的财政状况。
2010年7月13日
天价公寓刺激香港社会敏感神经
恒基地产天价公寓销售流产后,受到了港府不同寻常的激烈批评。分析人士说,随着房价格飙升,支持率不断下降的港府希望借此降低公众对其住房政策的不满。
2010年7月13日
中国楼市问题比美国更严重?
北京高策房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李国平与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就后者提出的“中国楼市问题比危机前的美国更严重”观点进行商榷,为围绕中国楼市现状和政策的讨论,提供了来自中国地产界的一种声音。
2010年7月12日
中国房地产问题是供需结构问题
读者johnnyyu:美国房地产问题不是供需结构问题,而是金融问题,虽然并非像作者所言是“骗局”,而是 “迷局”。而中国房地产问题是供需结构问题。
2010年7月12日
Lex专栏:中国楼市将怎样“调整”
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称,中国楼市最早将于第四季度出现“全面调整”。若真是如此,这将是好消息,因为中国许多地方的消费者正展现出经典的泡沫行为。
2010年7月7日
中国楼市还有戏?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中国房地产并没有像购房人希望的那样大跌特跌。相反,大型房地产公司上半年销售业绩不错,一些公司还在吃进土地。
2010年7月6日
香港华人置业拟收购伦敦一高端地产
一家中国房地产公司成为了竞购伦敦金融城摩天大楼42号大厦(Tower 42)的热门首选。该公司拟以约3亿英镑(合4.55亿美元)进行现金收购,已在为期3个月的拍卖中胜出。
2010年7月5日
土地价格不是高房价根本原因
读者chenyehe:诚然,较高的拿地成本,必然导致房价总体的偏高,但即使土地成本为零,根据最简单的“供求关系”原理,房价也会高速增长,直至达到均衡价格。
2010年6月28日
中国人的买房情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在千年中国,土地其实不是由泥巴构成的,它是一种“类货币”,是资产阶层逃避政府力量的一个避险性工具。
2010年6月22日
热门文章
1.
日本房地产泡沫:内卷的另一种结果
2.
大明王朝1566:谁为朝廷遮风挡雨
3.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3月29日
4.
FT社评:特朗普吸引制造业投资的算盘打错了
5.
一周世界舆论聚焦:中国将对外资进一步开放
6.
电车0-100公里加速,是否应该被禁止?
7.
Lex专栏: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开始走出谷底
8.
落马官员李微微的仕途分析
9.
苹果在中国的AI豪赌:押错宝了吗?
10.
贸易战大幅升级: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
|‹
上一页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