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会员 见他人之未见
收藏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收藏
关注
2016艺术市场:“精品”狂欢VS.“普品”黯然
马继东:2016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珍品屡创新高,普品日渐式微,精品被热捧,中坚力量疲软,希望与困难并存。
2016年12月27日
为什么要进拍卖行买东西?
伍常:与二手交易商相比,拍卖行的买家网络和鉴定系统更精深;与一手交易商相比,拍卖行更开放、公平。
2016年12月16日
再造“老北京城”的中国女首富
马继东:陈丽华是胡润榜中国女首富,收藏界的紫檀女王,老北京文化园是她下一个大手笔。
2016年12月6日
中国民营企业家成拍卖场生力军
方翔:江浙、山西、山东民营企业家成艺术拍卖场生力军。拍场中全新买家不断增多。艺术品市场成资金避风港。
2016年11月18日
艺术赞助在中国兴起
方翔:一些中国机构如安信信托和藏家如刘益谦夫妇已经开始像瑞银或美第奇家族般赞助艺术活动或者艺术家。
2016年11月4日
藏家刘益谦的理想与现实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马继东:宋元书画是中国收藏门类的金字塔尖。除了刘益谦自己收的40多件,还借来近40件。
2016年11月1日
中国艺术藏家最缺“朋友圈”
方翔:收藏圈尤其看重人脉,找对圈、跟对人,才能买到精品。而“朋友圈”恰恰是中国艺术市场最稀缺的资源。
2016年10月26日
“蓬皮杜”遭遇宋元书画展
方翔: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宋元书画,看似并不相关,却都是中国顶级藏家最关注的门类。两大展对决今秋上海。
2016年10月21日
中国瓷器逆势走红纽约拍卖场
马继东:纽约秋季拍卖市场,中国瓷器表现亮眼,不少主要布局古代书画或皇家御制题材的藏家开始开注瓷器门类。
2016年10月18日
中国藏家看好坂本五郎佛像收藏吗?
马继东:香港苏富比将于10月初拍卖“坂本五郎珍藏早期佛教铜像”,坂本五郎是已故的日本传奇古董商。
2016年9月30日
MoMA设计商店为何成功?
吴可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表示,“设计店成功的原因在于它不是一个礼品商店,而是一个设计和设计书店。”
2016年9月30日
中国藏家愈发重视拍品“源流”
方翔:拍卖场上拍品的“源流”成为中国藏家权衡价值的重要砝码。真假难辨的艺术市场上,“源流”成硬通货。
2016年9月27日
MoMA馆长:我们肯定不打算设分馆
吴可佳:MoMA馆长格伦•劳瑞强调,MoMA的初衷为的是推广现代艺术,而不是成为一个空间。
2016年9月23日
大都会艺博馆为何出售中国瓷器?
马继东:尽管此次委托拍卖的瓷器,精品比例很少,但消息一经传出,仍然在中国古董收藏圈引发强烈震动。
2016年9月13日
北师大“捐瓷”风波背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马继东:北师大校友邱季端的“捐瓷”风波,揭示了中国文物鉴定机制的缺失。
2016年8月4日
后“尤伦斯时代”的亚洲新藏家
方翔:在“尤伦斯时代”,藏家热衷于通过藏品建立话语权,但亚洲新藏家更注重个人喜好和艺术品的长期价值。
2016年7月29日
“脱欧”影响艺术品交易吗?
“脱欧”是近期全球艺术界热门话题。藏家群体越国际化,受“脱欧”影响越小;英镑贬值反而激发了艺术品购买。
2016年7月22日
顶级藏家改变中国拍卖市场
方翔:拍卖行不再满足于佣金收入,他们不仅关注天价艺术家,更愿意通过买家群培养天价艺术家。
2016年7月1日
一场艺博会与三位投资人
马继东:一个偶然机会,从事展览行业的王菁有了举办“青年艺博会”的想法,但“青艺博”能否成功,还需时间检验。
2016年6月28日
何慕文:我最想与赵孟頫彻夜长谈
吴可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对出仕元朝的宋室后代赵孟頫最感兴趣,他认为中国元朝艺术更加个人化。
2016年6月24日
“猎杀”艺术杰作
伟大艺术作品被博物馆收藏后,就成为非卖品。但仍有一些杰作在私人藏家手中,这些梦想中的藏品都在谁手里呢?
2016年6月23日
期待中国藏家多支持公共文化
吴可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何慕文强调,公共博物馆藏品多元化使博物馆对艺术的研究、教育和展览更有意义。
2016年6月17日
中国文玩珠串市场遇“七年之痒”?
FT中文网专栏作家马继东:09年,大批白领、工程师等新玩家涌入文玩珠串市场,行情爆发;这股热潮去年开始大幅降温,曾经的当红珠串乏人问津。
2016年6月7日
私人博物馆不是藏家的灵丹妙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可佳:盖蒂保护所所长提姆•伟伦强调,一些私人博物馆面临资金和身份的挑战。为什么艺术收藏不能是另一个文化机构的一部分呢?
2016年5月26日
热门文章
1.
贸易战下中国经济的危与机
2.
中美金融战:王牌在谁手里?
3.
美国国会要求强制25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退市
4.
华为深圳工厂揭示其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的新突破
5.
日本为什么在大拆大建?
6.
印度发动军事打击后,巴基斯坦誓言报复
7.
马斯克黯然离开华盛顿
8.
中美将启动正式贸易谈判
9.
再见,巴菲特
10.
每周时事分析:没人敢担保普京阅兵安全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