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遇到秋老虎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四季随笔

上海人遇到秋老虎

郑静:北方四合院里的初秋和上海弄堂里的立秋还差着距离。持续的高温压制着上海人的味蕾,秋膘无法贴上去,所以留给上海人在立秋的仪式感就只剩下“咬秋”了。
立秋后白天日趋变短,西瓜的品质也会一天不如一天。所以在夏秋交替的日子,珍惜每一个合格的西瓜,捧着切好的西瓜再隆重地吃一口,有的地方把这叫做“啃秋”,倒也是更形象了。
00:00

{"text":[[{"start":6.02,"text":"今年的立秋感觉和往年一样热,而且居然被贴上四个“60年一遇”的标签,显得又那么与众不同。这四个标签分别是“晚、包、母、闰”,听上去像念经一样,字字珠玑,字字千斤。翻译成凡间俗语,其实就是今年立秋时间是下午,所以是晚立秋;先立秋再出伏,就是所谓的秋包伏。今年闰六月,立秋的日子正好还在闰月里,上一次遇到这情况的还是1965年。那一年的夏天徐家汇的气象台报出了40.2 ℃的高温,报纸形容说马路上“柏油溶溶、车夫赤足奔走有如沸”。是的,那时候的上海还有黄包车,拉车的车夫还有赤脚的。那一年的夏天,画家陈逸飞从新上海美专毕业了,他和他的同学们成了这个学校最后一届的毕业生,夏天过后,学校就停办了。"}],[{"start":61.92999999999999,"text":"60年后的夏天,陈逸飞的画展还在浦东美术馆继续展出,一样是高温,一样是走过立秋,时间像是穿堂风一样,带着热哄哄的潮气,吹过黄浦江。今年立秋日是闰六月十四,为双数,民间有“公秋爽、母秋凶”的说法,所以综上所述,今年的秋老虎是更凶,更厉害。"}],[{"start":84.03999999999999,"text":"中国人对老虎一直是畏惧的,但凡有些难面对的人就会把它形容成老虎。比如女人凶,就被人叫成“母老虎”,《水浒传》里管老虎叫“大虫”,泼辣的顾大嫂被叫成母大虫,客人少给一文钱她都能举着道追到街口。上海人管这种女人叫“雌老虎”,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里的二房东,就是典型的雌老虎,雌老虎厉害起来,房子都会抖三抖,那住在房子的男人,更是生无连恋了。"}],[{"start":113.96,"text":"厉害的女人是雌老虎,热的昏天黑地的日子就是秋老虎,人见人怕,怕都无处可逃。按照节气里说,立秋有贴秋膘和咬秋的习俗。一个暑天下来,胃口欠佳,指望着入了秋能吃点荤腥补补元气,中国人向来相信药补不如食补,吃好吃饱才是最有效的进补方式,暂别了一个夏天的红烧蹄膀、酱牛肉也都是时候该回来了,朴素的生活道理让日子变得十分有盼头,也让人的口味慢慢打开,恢复之前的节奏。"}],[{"start":145.57,"text":"可吃这件事情,也得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北方四合院里的初秋,和上海石库门弄堂里的立秋,还是差着一个三伏天的距离。持续的高温压制着上海人的味蕾,只能持续在冷面糟货里徘徊,秋膘是根本无法贴上去。好在真丝衬衫、连衣裙一点都不介意,它们最好和秋膘一别两宽,能晚见一天是一天。所以,留给上海人的立秋仪式感,就只剩下“咬秋”了。对于喜欢的东西,都要用嘴尝尝,这种感觉才是最真实最贴切的。立春咬春,立秋咬秋,首选是西瓜。最好吃的西瓜是在大小暑节气里,那时候日照长,昼夜温差大,西瓜的水分多糖分高,一口下去,汁水淌淌滴,是它该有的味道。立秋后白天一天比一天短,西瓜的品质也一天不如一天。所以在夏秋交替的日子,珍惜每一个合格的西瓜,捧着切好的西瓜,再隆重地吃一口,有的地方把这叫做“啃秋”,倒也是更形象了。"}],[{"start":210.16,"text":"上海人对西瓜有一种更深更执着的感情,他们挑剔,不是所有的西瓜都欢喜,在他们心里只有“8424”才配得上夏天,8424成了上海人对西瓜的代名词。这串数字,在上海的夏天,和空调一样重要,甚至每年上市,落市的日子都会上新闻头条,都觉着是件大事情,别说上海新闻,哪怕是上新闻联播都是值得的。"}],[{"start":236.05,"text":"8424上市,上海人普天同庆,买上一只大家分享;立秋后,上海人更是拼着命地多吃些,恨不得一天消耗一只,一直吃到落市。一年中上海人有两段日子,是和节气争抢时间的,一是蚕豆季,二就是8424的尾声。蚕豆娇嫩,也就半个月的新鲜期,不抓紧只能来年再见,而8424,那是因为经历过购买的艰辛,这记忆留在上海人的心里,这么多年还是抹不去。有时候忧伤虽然不再提起,但行动上的弥补,足以说明一切,甚至比念念碎更让人唏嘘、哀叹。"}],[{"start":276.28000000000003,"text":"每到夏天,总有人会回忆小时候家里囤西瓜的日子。那时候父母单位会发西瓜,和盐汽水一样是当时的防暑降温劳保用品。一张西瓜票换十五斤左右的西瓜,买好后背回家,把一只只西瓜滚到床底下,书桌下。每天午饭后,家里大人会挨个巡查西瓜,从里面挑一个熟得最厉害的洗干净切开,一半给午睡后的孩子当点心,另一半留着晚饭后家人一起吃。上海当时的西瓜品质一般,皮厚籽多,口感不是最好,但总还是富裕的,实现西瓜自由总比光明冰砖自由要家常的多。没想到,这种司空见惯的日子,到了1983年的夏天,突然变了样。"}],[{"start":321.42,"text":"那一年的梅雨季特别长,该热的日子不热,南汇、嘉定的西瓜大面积减产,那个夏天,西瓜成了紧俏品,甚至比进口彩电还要紧俏。那年上海人要想买个西瓜回家吃,得去医院开高烧证明,否则根本买不到。要么只能堂吃,还得把西瓜籽留在桌上,店家要回收,好再当种子种。经历过那段时光的很多人,长大后再也不吃西瓜子,他们总觉着瓜子,就是这样众人收集起来的,想想就别扭。"}],[{"start":352.65000000000003,"text":"为了能在家定定心心的吃上西瓜,为了这张“条子”,上海人真是想尽了办法,拖关系走后门,那时候家里有人在医院,简直比有亲戚在中南海还吃香。真是生病发烧了,就恨自己温度不够高,恨不得把温度计泡在开水里,那水银刻度能往上飙一飙。急诊护士见多了也不是不知道大家的伎俩,有时候病人多说几句好话,为家里老人孩子求个人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过了,那时候的“条子”就是夏天的冰宝贴,拥有一张就能缓解对高温的恐惧,更能让家人的夏日恢复正常。"}],[{"start":388.24,"text":"经过83年的那个心惊肉跳的夏天,促发了8424更早一天的到来。8424是实验室的一组编码,84是年份,24是杂交品种组号,全名是“早佳8424”。这个品种的西瓜口感好,卖相挺括,而且最重要的是适应盐碱地。在最贫瘠的土地上,种出最甜的西瓜,上海人的夏天又恢复了快乐。从此水果摊的标签,西瓜就直接换成了8424,在那个时候,8424就是品质的保证,摊主的底气也足了很多,可以拍着胸脯和客人保证,只只好,只只甜。"}],[{"start":428.54,"text":"从84年在新疆培育,到89年在南汇试验种植,再到90年参加评选,进入市场,8424在那个年代也是以“上海速度”很快地进入市场。93年的春天,票证取消,上海人再也不用凭票买米、面、油了,那一年的夏天,西瓜票自然也不复存在,大家可以随心所欲地买西瓜,最多是在黑皮瓜和8424中纠结。那一年南汇的8424有了自己的包装,绿底黑条纹的纸箱,还有了统一的商标,和其他品种西瓜有了明显区别,更重要的是它摆进了南京路的市百一店和华联商场,有了自己的专柜。有了身价,价格自然也就被抬高,据当时的《南汇报》记载,当时8424的价格每斤0.90~1.10元,要比普通西瓜高出30%。价格高,品质好,上海人就会买账,大热天买只带商标的8424也是件轧台型的事情。8424在市百一店第一天上柜400只,3个小时就卖空,后面几天加量到600只,也是被一抢而空。当年上海人的平均月收入是470元左右,最底工资线是210元,在全国已经算高收入,买一只8424要7块多钱,相当于有些人一天左右工资。那时候上海的公交月票,6.5元一张,当年夏天大光明的电影院上映《霸王别姬》,3块钱一张票,买只8424可以请女朋友看场电影了。所以有人说:“今朝抢只瓜,明天吃咸菜”,但就这样也是开心的。当有了挑选的机会和权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挑最好的,让普通的日子里也能有高光时刻,也正是这种欲望,让上海人的日子一直充满着盼头和生机,他们爱西瓜,但日子绝对不愿意睬着西瓜皮滑着过。"}],[{"start":540.96,"text":"立秋后,市面上水果有了更多的选择,马陆的葡萄、南汇的黄桃,崇明的翠玉梨,每样都带着名带着姓,也各有身价,但它们依旧无法撼动8424的地位。它像一枚固执的印章,只要一天没落市,日历就翻不过上海的夏天。它就和空调板一样,永远焊在上海人的心中,30年过去了,依旧这样,没想到上海人的盛夏长情,终究只肯留给一只瓜。"}],[{"start":569.3100000000001,"text":"(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图片摄影:Daniel Dan,编辑邮箱:zhen.zh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6427570_9088.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丽莎•库克:与特朗普交锋的美联储理事

这名经济学家与总统的法律对决将对美国央行产生深远影响。

如何管理投资组合中美国资产的主导地位

美元对冲需求依旧强劲,但投资者可能不得不寻找其他出路。

Lex专栏:乌克兰重建为欧洲企业打开机遇之窗

财报电话会透露,已有数十家公司开始关注这一机遇。

Lex专栏:私募基金找到应对“截止日期危机”的新途径

2021年兴起且通常生命周期为3到5年的接续基金自身正接近截止日期。收购公司不得不再次展现创造力。

微软谈判恐将把OpenAI重组推迟至明年

这家软件巨头希望保留对这家初创公司技术的使用权,同时删除“通用人工智能(AGI)条款”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艰难的药物发现流程

研究机构寄望于科技来提升获批几率。
2天前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