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改善对华关系路途艰难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韩关系

李在明改善对华关系路途艰难

邓聿文:李在明虽然不乏改善对华关系的意愿,但他面对的内外约束极其严峻,几乎注定了只能在有限空间内作出微调,而无法真正重塑韩中关系。
00:00

{"text":[[{"start":7.84,"text":"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中国九•三阅兵前夕访问日美。这一外交动作被外界解读为有意避开阅兵,此前,传出北京邀请李出席九•三阅兵典礼,然而,受制于美国压力,李在明拒绝了邀请,改派国会议长出席。这个当然会被看作北京试图拉拢韩国新政府遇到的一次挫折,也意味着李在明的“务实外交”路线面临很大的现实约束。"}],[{"start":34.29,"text":"李在明在5月上台之初,曾提出“实用主义外交原则”,强调韩国外交应该从韩国的国家利益出发,而非着眼于意识形态和阵营对立,以区别于尹锡悦时期的外交路线。后者的过度亲美亲日,有意与中国关系疏远,导致双方关系跌至建交以来最差。这让韩国的进步派很不满,认为有违韩国国家利益,也被时任在野党党首的李在明所批评。因此,他当选总统后,包括笔者在内,外界普遍认为他会在对外政策,尤其是在对朝和对华关系上进行一定程度的纠偏。然而,从其上任至今的表现,包括这次出访,李在明虽然不乏改善对华关系的意愿,但他所面对的内外约束极其严峻,几乎注定了只能在有限空间内作出微调,而无法真正重塑韩中关系。"}],[{"start":85.6,"text":"李在明的“实用主义外交原则”一度让外界充满想象。在过去的韩国外交传统中,进步派政府往往更注重平衡,强调韩国外交的自主性。文在寅时期,尽管最终没能避免与华盛顿的矛盾,但总体上仍然努力在中美之间维持回旋余地,修复前任因“萨德”问题对韩中关系造成的破坏。出身于进步派的李在明,在韩中关系因萨德追加部署、芯片四方联盟、美对华出口管制、对台表态等问题陷入低谷之时,被认为会尝试修复与中国的关系,以降低对抗对韩国带来的经济成本。"}],[{"start":123.88999999999999,"text":"但现在看来,事情要比很多人预想的艰难得多。北京邀请李在明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的九•三阅兵,这原本是一次改善中韩关系的契机,作为也曾遭受日本殖民统治的韩国的领导人,不太存在心理上的障碍,十年前出身于保守派的朴瑾惠,不顾美国压力,来中国参加了一场同样主题的阅兵典礼,何况李在明在历史问题上一向对日本持批评态度。然而在美国方面明确释放压力,不希望韩国总统在这样一个象征意义浓厚的场合与中国走得太近后,李在明最终选择不参加,反映了其实用主义外交在现实面前的妥协。他并非不理解出席阅兵对改善对华关系的重要性,但在美国强大的同盟约束下,无法冒这种风险。"}],[{"start":170.96999999999997,"text":"外交顺序的安排同样具有象征意义。李在明当选后,与外国领导人的通话顺序是先美再日,最后中国。这与尹锡悦完全一致,而与之前的 “美—中—日”的顺序形成鲜明对比。尤其是在这次对日美的访问(虽然访日在访美之前,也是打破了过去的惯例,但并不表明对日外交的重要性超过对美外交)之后,接下来并没有安排对中国的访问。或许在他看来,这只是技术性安排,但在外交实践中,排序就是立场。它表明了韩国在战略优先级上的考虑已经发生根本变化,而他也无法逆转这种变化。所谓的实用主义外交,在现实中被迫让位于制度性惯性和外部格局的压力。"}],[{"start":219.09999999999997,"text":"从对日关系的处理上,更能看出李在明面临的困境。韩国社会长期以来对慰安妇与强征劳工问题高度敏感,这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民族情感。在野时,李在明在这两个议题上持强硬立场,曾多次批评尹锡悦对日妥协,但在这次访日前夕,他转而表示要维持现有协议,理由是“国与国之间的承诺必须保持连续性”,否则韩国将失去国际社会的信任。这一态度的转变,几乎可以看作是起“实用主义外交”的一次反讽:所谓务实,不再是为国民情感争取公正,而是服从国际承诺与现实约束。"}],[{"start":257.76,"text":"这种对日的妥协与转向还表现在,李在明不仅提出要扩大韩日经济合作,还设想以“北极航道”作为新的合作平台,带动韩、美、朝、日、俄的多边合作。但在这个构想中,没有中国。北极航道对中国意义重大,北京早已积极参与北极事务,并视其为“一带一路”北向的重要延伸。李在明在阐述其构想时有意无意地将中国排除在外,这不能简单理解为疏忽,而是对当前中韩关系敏感性的反映。他显然不愿在对外表述中给人留下“向中靠拢”的印象,因为这会立刻引发美日的疑虑,甚至可能带来地缘战略上的代价。"}],[{"start":298.65999999999997,"text":"在半岛安全问题上,李在明提出的“三阶段去核构想”也是如此。表面上,它是一种区别于尹锡悦时期“先无核化、后谈合作”的新路线,强调先冻结、再缩小规模、最终废弃,体现出一定的务实性和渐进思路。可细看之下,他又强调这一构想必须与美国紧密合作,以此为基础重启韩朝对话。换句话说,他虽然在形式上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但在实质上仍然嵌入美韩同盟的框架。这一框架决定了中方并不被视为关键角色。缺少中国的积极参与,无核化构想在现实中几乎难以落地,但在他的表述里,中国的角色被明显边缘化。这也说明了他的两难:既要展现差异化的务实构想,又不能突破美方划定的红线。"}],[{"start":349.17999999999995,"text":"正因如此,人们对李在明“纠偏”的期待,恐会落空。这背后的原因,非是李在明在当选总统后个人立场的突然转变,而是受制于多重制约所造成的结构性困境,包括韩国所处的地缘环境和国际格局,国内政治,特别是内部有着强大的反华势力。具体而言,"}],[{"start":370.28999999999996,"text":"(1)对美的安全依赖与同盟刚性。韩美同盟是韩国立国的基石,朝核威胁迫使韩国必须依赖美国的延伸威慑,尹锡悦时期美日韩三边合作的制度化,进一步将韩国绑定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安全架构中,几乎没有独立运作的余地。"}],[{"start":387.83,"text":"(2)产业与供应链的双重锁定。韩国半导体产业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但对美国市场、技术和资本的依赖度极高;与此同时,尽管中国仍是韩国最大出口市场和生产链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美方不断强化的“友岸外包”与出口管制之下,使其无法简单“回摆”。"}],[{"start":408.84999999999997,"text":"(3)国内政治与官僚惯性。韩国社会对美安全“保险”的共识十分稳定,而财阀与产业界也偏好稳定、可预期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在反对党和韩国社会中,反华力量这几年很强大,在中国问题上内部撕裂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外交和安保官僚的政策路径依赖非常强,不允许总统贸然冒险。"}],[{"start":432.80999999999995,"text":"(4)外部结构压力。中美竞争已成“新常态”,美国在印太地区推动的安全架构、美日韩三边机制都在不断升级,任何明显的“亲华”动作都可能将遭遇巨大的外部惩罚,令总统的外交动作受限。"}],[{"start":447.94999999999993,"text":"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李在明的“实用主义外交”,最终只能在表面上保持某些差异,而无法实质性改变尹锡悦时期的外交路线。"}],[{"start":458.0899999999999,"text":"李在明还有近五年时间,对韩中关系来说,未来的关键或者真正的考验是韩国对台湾问题的表态。尹锡悦时期,美日韩联合声明多次提及“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北京对此极为敏感,并多次提出严正交涉。根据最新报道,李在明这次访日,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表的联合公报没有涉台内容,显然,这是他刻意回避了在该问题上的表态,不想刺激北京。因为他知道,在台湾问题上,不管如何表态,都会令北京不满,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谈。可以预期,他接下来的访美,和特朗普的会谈应该也不讨论台湾。如果首尔今后不就台湾问题随意表态,韩中关系就守住了这一底线,未来几年就不会有大的震荡出现。"}],[{"start":507.2299999999999,"text":"上述对李在明外交开局的分析表明,或许他本人真心希望以务实为原则打开外交新局面,但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他所能做的,仅仅是维持脆弱的平衡,而不是扭转方向。对他来说,改善对华关系,不是一个靠个人意志就能完成的选择,而是受制于结构的困境。他可以在某些议题上展现差异化调性,也可能在具体合作上创造有限空间,但要想真正重塑韩中关系新格局,让“实用主义”外交路线转化为对华政策的实质调整,这条路注定很难。"}],[{"start":541.5699999999999,"text":"(注:作者是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6181660_4535.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Lex专栏:预测市场——美国的新一轮豪赌

从体育比赛到诺贝尔和平奖,用户如今都能下注押宝其结果。

哈梅内伊排除与美国政府直接对话的可能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态度强硬,指责美国意在迫使伊朗屈服,并称主张与美国直接谈判的伊朗政界人士“肤浅”。

私募股权集团KKR支持的音乐节因巴勒斯坦旗帜问题遭到抵制

多支乐队因主办方禁止现场展示巴勒斯坦旗帜而选择退出,主办方随后“诚挚道歉”。

汇丰瑞士私人银行清退部分中东客户

此前瑞士监管机构认定该行在反洗钱审查方面存在疏忽,禁止其接纳高风险客户。

决策者警告:富裕经济体将需要外籍劳工推动增长

央行人士称,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低生育率正威胁生产率与物价。

中国科技亿万富翁欲打造美式“3月疯狂”风格的篮球联赛

在阿里巴巴亿万富翁联合创始人蔡崇信的支持下,亚洲大学生篮球联赛瞄准业余赛事的高利润市场。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