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胜利价值:“抗战建国”之重温(下)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中国历史

1945年胜利价值:“抗战建国”之重温(下)

赵寻: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和解与团结,如果不能在思想上完成,与民族主义対趾的民粹主义,将如影随形,永不消退。
00:00

{"text":[[{"start":8.63,"text":"编者按:本文的(上)见《1945年胜利价值:“抗战建国”之重温(上)》"}],[{"start":15.030000000000001,"text":"1943年,本是现代中国的成年。抗战将胜,新疆、西藏归政,英美不平等条约结束,联合国四强之席。《中国之命运》本应成为未来中国的擘划蓝图。实际上,其承接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外交、内政、民族、民生主张,可谓气势恢宏。如使各方期待的宪政理想,落实为各个层级的民主选举,尤其是精英集中的高级机构的率先垂范,现代中国将前途无可限量。"}],[{"start":47.45,"text":"然而,民初宪政失败的前车之辙,令后人心怀危惧,裹足不前;对中国政治传统非专制的幻想,更使人想入非非。只有从成熟的宪政国家留学归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方知,为民作主的所谓儒家宪政,与法家宪政,不过是变相的独裁、专制;只有政治民主的开步向前,宪政法制方可从而实现。"}],[{"start":70.96000000000001,"text":"此处,我想以流行中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作者,现代政治学研究最高成就的代表萧公权 (1897-1971)为例,以其政论来反思现代中国错失的这一辉煌机遇。萧先生在《中国之命运》出版后发表的第一篇评论中,批评民初宪政偏于反抗专制、保障人权,而漠视法治。他称赞,“《中国之命运》谓三民主义政治‘本之于道德’而‘行之于法律’”,堪为行宪的箴言。指出古希腊有民主,无宪政;而今日法西斯纳粹,虽具投票的形式,而无宪法为之纲纪:故“希腊具民治之体而其用不彰,纳粹则体用并亡。”现代民主立宪政治必须体、用兼备;而体为民主,用为宪政——用他当年的话说即是——“民治为体,宪政为用。”"}],[{"start":122.62,"text":"萧先生旋于次文直接强调,民主必须先行。“民权宪政虽不是不学而能,但也不是要学成才可以致用。宪政没有专门的学校,我们唯有从实行中学习。”在宪法草案讨论迁延,引发人民程度不够、选举将使政权更趋恶化的疑云时,萧先生更语出惊人:"}],[{"start":144.47,"text":"“第一,一般民众的知识不够,全国知识分子就应该负起宪政先锋的责任,一面充实自身,促进民治,一面启发民众,倡导宪政。"}],[{"start":154.65,"text":"第二,一般民众的知识不够,各党各派的人士,就应该担任准备宪政的工作,不违背国民的立场,不屈辱自己的政见,一面协助政府,一面启迪人民。”"}],[{"start":166.31,"text":"但最能表明萧先生自由主义民主主张的,莫过于他剖析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时所发的真知灼见:共产主义的经济平等,与自由主义政治上的个人自由,只能以和平的方式来竞争,谁是谁非,谁成谁败?不妨让人民作最后的裁决。“这是自由主义的要点,实在也是民主政治的真谛”:无论任何主义,任何政策,是“资产阶级的”还是“无产阶级的”,只要不是出于人民自主而是他人代主,都是“变相的独裁。”"}],[{"start":197.08,"text":"“什么是民主?我们的简单答复是:让人民有说话的机会,有得到一切言论和消息的机会,有用和平方式自由选择生活途径的机会,有用和平方式选择政府和政策的机会,——而且这些机会,不待将来,此时此地,便可得到,便可利用。”"}],[{"start":214.68,"text":"这一对宪政的当下即行的论断,如能在《中国之命运》的写作中得到体现,即使仍有对汉、唐、宋、明历史文化和道德理想的援引,其所关切的历史之未来(当下)指向,也绝不至于诱发大汉民族主义的联想,更不会激起“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法西斯疑虑。"}],[{"start":233.20000000000002,"text":"其实,即使在《中国之命运》发表以后,萧先生的创见如能获得充分的讨论,以历史精英后裔自居的民族主义者,与以沉默的大众代言人自命的民粹主义者,即使仍将争执唯一的代表权,也不至将一个久浴战火的国家,再次拖入一场新的生死存亡的对决。"}],[{"start":250.96,"text":"然而,假设历史的目的,不在于发抒“恨铁当年不成钢”的遗憾与感慨,而在于警示历史的未来。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和解与团结,如果不能在思想上完成,与民族主义対趾(antidactly)的民粹主义,将如影随形,永不消退。两岸民粹主义近年的大行其道,不禁使人怀疑这一和解的真实进程。"}],[{"start":274.25,"text":"吹落现代中国之花的狂风,是否将再次匝起?"}],[{"start":278.62,"text":"在第二个中国国家命运的幸运时刻,我们是否仍要重蹈覆辙?"}],[{"start":283.79,"text":"这是所有有正常理智的读者,都能自己得出答案的。"}],[{"start":288.24,"text":"(注:赵寻,北京大学博士,香港大学研究员,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url":"https://audio.ftmailbox.cn/album/a_1755575952_3366.mp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决策者警告:富裕经济体将需要外籍劳工推动增长

央行人士称,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低生育率正威胁生产率与物价。

中国科技亿万富翁欲打造美式“3月疯狂”风格的篮球联赛

在阿里巴巴亿万富翁联合创始人蔡崇信的支持下,亚洲大学生篮球联赛瞄准业余赛事的高利润市场。

央行精英的黄昏

在经济技术官僚享有数十年高度自主权之后,他们如今正承受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巨大压力。

索尼正打造庞大的游戏帝国:还能掌控全局吗?

PlayStation母公司希望其旗下的“第一方工作室”为收入增长作出更多贡献,并在可控范围内适度承担风险。

数字时代,邻里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如今,许多人比以往更不愿与隔壁邻居打交道。但在孤独蔓延、线上生活当道的时代,我们确有必要重新审视那些旧有的观念。

澳大利亚牛排涌入威胁英国牛肉,农民发出警告

业内团体称,高档肉切块需求的激增正在扭曲英国市场。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