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看好“混血”文化企业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别策划

各方看好“混血”文化企业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与此同时,海外的文化公司也在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中国本土与海外的文创合作蔚然成风,“混血文化”逐步成为潮流。

3月份,华谊兄弟宣布成为美国Studio8公司股东,展开合作事宜;迪斯尼影业和SMG尚世影业签署合作协议,联手开发全球大片;包括博纳在内的多家全球文化产业巨头也均有意在未来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与中国公司合作。

  2013年以来,文化传媒和TMT板上市公司的良好表现,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产业消费市场的良好增长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潜力让众多企业“雄心勃勃”地涉足于此。北大发布的《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指出,文化企业的并购、整合是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亮点之一,目前各路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的热情依然高涨。

  例如,央企中国铝业在去年通过其旗下的在港上市公司——中铝国际,通过并购的方式吸收了专业从事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澧得集团加盟,成立了中铝澧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迈出了向旅游文化领域进军的第一步。

  但不可否认,中国目前缺乏能和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等国际知名品牌相媲美的本土文化游乐产品。专家认为,中国文化产业企业亟须着力打造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尚世影业总经理苏晓说,目前国内文化产品的制作与全球顶级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不仅仅是讲故事的能力,在技术、投资额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只有介入到内容制作环节,才能真正提升国内文化产品的竞争力。”

  近日,文化部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此次实施意见提出,要促进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说,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意水平和整体实力是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瑞士鞋履新秀On公司大举押注中国市场

在网球巨星费德勒支持下,快速成长的运动鞋制造商加入了从耐克和阿迪达斯手中争夺全球市场份额的品牌行列。

英伟达寻求将业务拓展到大型科技公司之外

芯片制造商正与各国和“新云”建立合作关系,力图减少对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的依赖。

全球供应链因中国稀土短缺而面临威胁

在新制度下,许可发放的延迟使从电动汽车到战斗机等产品所需的关键材料运输面临风险。

港股跑赢大陆股市,创2008年以来最大幅度

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和对香港科技股的热情推动了从大陆流入香港的创纪录的高流量。

AI聊天机器人如何评价自己的老板和竞争对手?

领先的模型对其开发者阿谀奉承,对竞争对手则持批评态度,但在一件事上所有的AI都意见一致:AI领袖的卓越才华。

在工作中偷偷使用AI能带来丰厚回报

这就是为什么公司需要想办法鼓励公开采用。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