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文化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卢卡斯告别星战传奇

卢卡斯以40.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影业公司出售给迪斯尼。该交易使他从近乎无价的星战系列中解脱,并找到一个能够延续这份创作成果的地方。
2012年11月9日

北京出租车,摇把哪儿去了?

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离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党代会开幕已不到一周。北京的安保明显加强,一些新措施相继出马。比如,不少人近日发现,许多北京出租车后窗的摇把不见了,游船停航,玩具模型飞机也停飞了。
2012年11月5日

名校的代价

FT专栏作家邰蒂:私立名校优先录取校友子女的制度不仅在其自身学生群体中造成了二元分化,还导致了美国高教体系的分裂,影响美国未来发展。
2012年10月29日

另类的金融博物馆

联合圣保罗银行管理委员会主席贝尔特拉蒂在意大利都灵创建了储蓄博物馆,他希望博物馆能帮助意大利人能弄懂一些基本的金融概念。
2012年10月16日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对艰苦农民生活的描写备受好评,他在西方最出名的作品是《红高粱》,这部著于1987年的小说曾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
2012年10月12日

美国两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两名美国人,罗伯特•莱夫科维茨(Robert Lefkowitz)和布莱恩•科比尔卡(Brian Kobilka),分享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活细胞表面的微小受体是如何使细胞探测到外部信号的。
2012年10月11日

思想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旗帜周刊》高级编辑考德威尔:英国著名史学家霍布斯鲍姆于上周去世。尽管他所信仰的共产主义失去了吸引力,但他仍被许多人视为具有独立思想的伟大史学家。
2012年10月10日

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

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克里斯•史蒂文斯(Chris Stevens)及另外三名使馆工作人员在一次针对美国驻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领事馆的攻击中丧生。
2012年9月13日

《白鱼解字》两则

流沙河先生最近出版的《白鱼解字》一书,是他几十年古汉字研究的精粹。FT中文网经授权发表该书作者自序,以及其中的两则《川与水灾》与《源泉流演成派》。
2012年11月26日

汪精卫与格瓦拉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香港东九龙一间十五平米左右的房间里,我和立法会议员梁国雄面对面。在香港,人人都认识他,但很少有人叫他的本名。他是“长毛”。
2012年11月22日

“好人”、“坏人”之辩

天则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王军:好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而坏人大都属无所不为的人。这一划分标准虽笼统却很实用,且有些中国古老哲学回光返照的意味。
2012年11月7日

2012年FT/高盛年度商业图书奖揭晓

在经过该奖历史上最为激烈的竞争之后,史蒂夫•科尔(Steve Coll)所著的《私人帝国》(Private Empire)成为评委们的最终之选。该书是作者对美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进行深入调查之后写成的。
2012年11月5日

乌鸦的热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连清川:如今人们狂欢于娱乐,很像喜鹊。写出《大江大海1949》的龙应台和《血是热的》的钱理群,则是不合时宜的乌鸦。
2012年11月5日

陈丹青:人才是个伪命题

画家、文化评论家陈丹青在FT中文网2012年度高峰论坛指出,中国的情况是出不了人才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不要出事。在这个前提下,谈人才是个伪命题。
2012年11月2日

大学教育方式亟需变革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FT中文网2012年度高峰论坛上指出,中国强调大学是学术单位是不够的,要重视育人的使命,不应把大学生置于受教育者的地位。
2012年11月2日

在台湾感受钓鱼岛“危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在台湾,政府与民间对待钓鱼岛纷争的态度截然不同。与我交谈的大多数老百姓态度淡漠,并认为政府只想借“危机”提高自己的公信力。
2012年10月30日

从郑和下西洋看“李约瑟悖论”

天则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王军:与英国比较,明朝的中国缺少两个发生工业革命的要件,一是特权阶层压制商人阶层形成与崛起,二是贸易活动受限妨碍市场成长。
2012年10月23日

遥想郑和当年

天则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王军:当国外学者细数郑和下西洋对西方的影响和贡献时,中国人也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朝的中国在达到综合实力的顶峰后逐步衰落。
2012年10月16日

勿将莫言图腾化

台湾传媒人杨艾俐:莫言得奖后,我震撼于文学和政治的牵扯,几派人的尖锐对立。莫言似乎成了图腾,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似乎没人有兴趣探讨他的内心世界。
2012年10月15日

莫言:从农家子弟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很多欢呼的中国人看来,作家莫言让中国人“首次”摘得诺奖。此前几位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时,北京方面的反应都很尖刻,这次也截然不同。
2012年10月12日

欧盟获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

欧盟(EU)周五被授予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这是挪威诺贝尔委员会(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在近年来做出的一系列具有争议性的决定中的最新一个。
2012年10月12日

FT社评:IMF建议值得听取

本报同意IMF总裁拉加德给出的建议。各国应该坚持减赤政策,但不应当盲目追求名义上的目标,也不应为追赶这些目标,出台更多的减赤措施。
2012年10月12日

“诺贝尔奖”的中国事实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远举:莫言作品的意义,他的独立,常因他体制内的身份而被忽略。但作为第一个公开的诺奖获得者、一个官员,他担当这份警醒和期望并不为过。
2012年10月12日

知识界的沉默之夜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料地发给了中国作家莫言。他的获奖在中国激起巨大波澜。狂欢的中国文学之夜,同时是知识分子的伤心之夜。
2012年10月12日

法美科学家赢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法国的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和美国的戴维•瓦恩兰(David Wineland)分享。两人在量子光学领域的发现是他们得奖的原因。
2012年10月10日

科学追求与学术环境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孙贤和:我在4月当选IEEE院士后想了很多。我总是告诉学生和年轻学者,享受学习,享受科研,享受探索与创新带来的快乐和激动。
2012年10月8日

天才与大师

天则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王军:宽松的环境是出天才和大师的条件,除非一个社会具备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度,否则,天才和大师是不大可能脱颖而出的。
2012年9月25日

他们为何不愿学外语?

FT专栏作家斯卡平克:对母语非英语的人而言,学英语收益巨大。对母语是英语的人来说,花那么大工夫学一门外语却不能带来明显的收益。
2012年9月17日

当投机微博遭遇幼稚政治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刘远举:郭敬明发微博自称祖国“脑残粉”,掀起巨大反响,甚至被控政治投机。这条微博引发的两种语境下的爱国之辨,值得探讨一番。
2012年9月14日

夏季达沃斯上的中国形象

举办夏季达沃斯是中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上升的反映,中国的对外沟通技巧也有长足提升,但要全面展示中国良好形象,仍有一些差距需跨越。
2012年9月13日

毛泽东的“红卫兵”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8月18日,是H最幸福的一天。他参加百万学生大游行,在天安门广场见到了毛泽东。“今天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日记这样开头。
2012年9月13日
|‹上一页‹‹474849505152535455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