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参加 赢取大奖
社会与文化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英国人为何不爱户外游戏?
在荷兰,咖啡馆里的陌生人会在一起下国际象棋;美国大城市的公共广场上也常出现这种场景;日内瓦的公园甚至摆放着许多巨型棋具。但英国却缺乏在公众场合玩游戏的文化。
2011年9月2日
《中式英语》登上百老汇
黄哲伦的喜剧《中式英语》最近在百老汇上演,剧中一名英国顾问给美国商人丹尼尔提供在华经商建议,从而展开由语言和误解造成的问题。
2011年11月7日
“棒子国”记者与“微博女王”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成贤(韩国):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西方记者的话,却发现自己“红”了。而帮助我“走红”的人,是中国明星姚晨。
2011年11月4日
别来伦敦奥运
FT专栏作家菲利普•斯蒂芬斯:伦敦2012奥运会期间,除非你有100米决赛的门票,否则还是远离伦敦的好。人民的奥运已变为官僚的奥运
2011年11月3日
南京的激素与药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名为“激素”的当代艺术展,在绵绵细雨中优雅地开幕,被记者冠以“新异作品”两幅,最能说明这个展览的内涵。
2011年11月3日
修个虚拟坟墓
FT专栏作家吉莲•邰蒂:I-Tomb网站号称是全球第一个虚拟公墓。只要每年付费50美元,任何人都可以为一位去世的人建造一座在线“坟墓”。
2011年11月1日
台湾两则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夏日午后的基隆港破败、沉闷,我漫无目的地闲荡。我走过海滨情人大道,商铺大多关了门,而招牌像是经年未经洗刷。
2011年10月20日
中文流行欧美课堂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新角色,是推动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1年10月18日
中欧精神?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昔日的中欧因为身份的困惑,因为反抗的需求,因为始终弥漫的不安全感,造就了一种充分的自省意识,总要追问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2011年10月13日
辛亥回眸:革命远非一劳永逸
民间历史学者维舟:革命常常让人忽略发生在它之前的“小修小补”。“把中华民族从根救起”的思维惯性延续至今,然而“从根救起”最终也可能变成“连根拔起”。
2011年10月12日
“快乐女声”将逝?
中国营销资源在线CEO段传敏:从《快乐女声》的几年历程来看,总有“家长”部门特别“关照”不准这不准那。据说明年还要停播,想唱就唱真的这么难么?
2011年9月23日
钻进红色重庆的艺术楔子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洪峰刚刚退去,山城重庆一隅——黄桷坪501独立映像艺术空间,一个名为“红处方”的当代艺术展悄然开幕。在冷雨绵绵的季节,这一抹红透出异样的意味。
2011年9月23日
看见就是改变——我眼中的“金镜头”
资深媒体人张海龙: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中的影像,从拆迁、讨薪到泥石流、地震,反映都的是中国当下的现实。摄影有它自身的意义,改变就从看见开始。
2011年9月23日
一场争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余杰笔下,昆德拉像是中国传统中的“智者”,而哈维尔隶属于“圣徒”的行列。前者强调“智慧”,后者更注重“心灵”。
2011年9月22日
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快乐女声》被叫停
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快乐女声》(前身为《超级女声》)将从荧屏上消失,尽管该节目在最高峰时曾经吸引4亿观众,此前某些官员认为这个节目具有颠覆性,因为其观众投票形式过于接近西方式民主。
2011年9月19日
母校只在追忆中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入校30年聚会,或因中秋将至,许多人脸上都挂着几分喜色。进了大门,绿树新路,鲜亮得令人狐疑。复旦精华区域,物在,景致皆非。
2011年9月15日
昆德拉的诱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昆德拉的“轻逸”、他那些沉溺于情爱与性的主人公、他对政治的厌恶、还有他对于“遗忘”的解释,似乎都契合了新的时代精神。
2011年9月15日
富春江与塞纳河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到了郁达夫的故居,看到了他写了又写的富春江,沿江走上五分钟,就到了当年的新学堂旧址,它已改成了一所小学。赵家小姐的大厅在哪里,赵小姐魂归了何方?
2011年9月8日
何必吃鱼翅?
FT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鱼翅曾是粤菜宴席的必备菜肴,但如今许多人拒绝食用鱼翅。在反对吃鱼翅的名人中,许多是中国人,比如近期退役的篮球明星姚明。
2011年8月29日
推倒无形的柏林墙
FT专栏作家昆廷•皮尔:虽然柏林墙早已被推倒,但是德国人的心理隔阂今天仍然存在。可能还需要再经过一代人,东西德人们才能克服相互猜忌。
2011年8月25日
轻视茅盾文学奖的理由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茅盾文学奖,用最严肃的方式,花费不菲的钱财,评选出一个最平庸的可有可无的结果,这难道不是最滑稽的事情吗?
2011年8月25日
理智与情感
没有感情的注入,理性只是冰冷的推断方法,无法提供行动的理由。与其用理性“鞭打”脱缰的情感野马,不如用冷静的规劝使野马驯服。
2011年8月25日
富强之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们生活在一种通过集体来拯救个人的虚妄幻觉中,也让我们把世界视作一个粗鄙的丛林。原本是一种手段的“国家富强”,变成了目的本身。
2011年8月18日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和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跳出这狭隘的自身吧,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儿也不独特。
2011年8月11日
麦昆时装回顾展
FT专栏作家吉莲•邰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亚历山大•麦昆作品回顾展创造了该馆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开幕日,让该馆颇为吃惊。
2011年8月11日
“七夕”是不是情人节?
《上海商报》评论版主编陈季冰:最近几年,中国青年对于“七夕”的钟爱已经逐渐有压倒每年2月14日“圣瓦伦丁节”的趋势,这是一个大误会,虽然也许不失美丽。
2011年8月8日
不必为繁体字的式微而痛楚
读者大侠微胖:不要动不动裹挟大众的尊严,人们自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必像个孔乙已,求诸于故纸堆中的九种回字写法。
2011年8月5日
陌生的汉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诗人流沙河晚年变身福尔摩斯,意在勘察汉字的奥秘。《文字侦探》这本妙趣横生的小书,既是对汉字如何丧失文化尊严的案例阐释,也是对简化字专制的抗议。
2011年8月5日
印度板球“软实力”
FT撰稿人米希尔•博斯:印度正依靠板球走向并傲立于世界,著名印度板球明星马亨德拉•辛格•东尼选择伦敦作为其基金会的发布地,便是最好的例证。
2011年8月5日
暴力的诱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今日中国仍在挣扎着学会暴力之外的变革语言,但暴力的诱惑却无处不在。它最简单、最直接,最能释放恐惧与烦躁,但却往往通向更大的悲剧。
2011年7月28日
挪威恐怖杀手的土壤
FT撰稿人诺姆:尽管欧洲民粹主义右翼政党的多数成员并未鼓吹暴力,但他们营造了一个环境,使其急躁的追随者可以选择仇恨与暴力作为一种发泄手段。
2011年7月28日
热门文章
1.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4月5日
2.
提振消费为什么需要过三关?
3.
后DeepSeek时代,重新思考“统一大市场”
4.
美国人并不期待的“解放日”
5.
房地产奇迹步入黄昏:年轻人为何不买房
6.
特朗普“对等关税”阴影下的越南经济
7.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传递四大积极信号
8.
特朗普关税的致命不确定性
9.
震撼世界的十周
10.
中国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34%的报复性关税
|‹
上一页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