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不再是“不治之症”之日已近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日经中文网精选

阿尔茨海默不再是“不治之症”之日已近

仑卡奈单抗为该疾病迎来不再被称为“不治之症”的那一天推开了一扇门。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及其家人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自1980年代起一直潜心开发认知症药物的日本药企卫材(Eisai)终于将可减缓病情发展的治疗药物“仑卡奈单抗(Lecanemab)”推向了实用化。首先将于1月内在美国上市。1月16日,卫材还在日本申请了该药物的制造及销售许可。此前,即便是日新月异的最新医学技术也对阿尔茨海默症束手无策。仑卡奈单抗为该疾病迎来不再被称为“不治之症”的那一天推开了一扇门。

起点是北极圈的一项研究

蛋白质“β-淀粉样蛋白”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症致病原因之一。卫材开发的仑卡奈单抗则是以这一蛋白质为目标的疾病修饰治疗药物。如果脑部的β-淀粉样蛋白不断沉积,虽然最初不会产生恶性作用,但之后会导致神经细胞逐渐死亡,造成称为“海马体”的脑部重要区域衰退。该药正是基于2000年前后提出的这一学说实施开发。

药物开发的起点是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成果。该大学调查了生活在北极圈的患有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症的人,发现了对治疗该病起到关键作用的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斑块。如果以此为目标制作出抗体,或许会成为划时代的药物。于是,乌普萨拉大学创办了总部设在斯德哥尔摩的新药开发初创企业。看中其研究潜力和前景的卫材于2005年和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之后主导推进了实用化研究。2014年,美国渤健(Biogen)也开始参与相关研究。

继续阅读请点击这里,进入日经中文网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2015年11月合并成为同一家媒体集团。同样于19世纪创刊的日本和英国的两家报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质、最强大的经济新闻学”为旗帜,推进共同特辑等广泛领域的协作。此次,作为其中的一环,两家报社的中文网之间实现文章互换。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哈梅内伊排除与美国政府直接对话的可能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态度强硬,指责美国意在迫使伊朗屈服,并称主张与美国直接谈判的伊朗政界人士“肤浅”。

私募股权集团KKR支持的音乐节因巴勒斯坦旗帜问题遭到抵制

多支乐队因主办方禁止现场展示巴勒斯坦旗帜而选择退出,主办方随后“诚挚道歉”。

汇丰瑞士私人银行清退部分中东客户

此前瑞士监管机构认定该行在反洗钱审查方面存在疏忽,禁止其接纳高风险客户。

决策者警告:富裕经济体将需要外籍劳工推动增长

央行人士称,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低生育率正威胁生产率与物价。

中国科技亿万富翁欲打造美式“3月疯狂”风格的篮球联赛

在阿里巴巴亿万富翁联合创始人蔡崇信的支持下,亚洲大学生篮球联赛瞄准业余赛事的高利润市场。

央行精英的黄昏

在经济技术官僚享有数十年高度自主权之后,他们如今正承受来自特朗普政府的巨大压力。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