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10小时,看病8分钟,看个病为啥就这么难?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特别策划

排队10小时,看病8分钟,看个病为啥就这么难?

老陈昨天又没有排到号,所以今天凌晨5点就早早赶到了医院,谁知门口已经排成长龙。一直等到下午3点,老陈终于进入诊室。可是医生只给了他8分钟诊疗时间,接着去药房排队……

老陈的遭遇,只是中国患者“看病难”的一个缩影。据媒体调查,中国患者平均就诊时间长达177.2分钟,其中排队时间占据了75%以上,面诊时,病人与医生沟通的平均时间不足10分钟。

超负荷的医生和医院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注册执业的全科医生共有20.9万人,每10000人口仅拥有全科医生1.51人。

高强度的工作,让中国医生的“职业耗竭率”高达76.9%。严重职业耗竭的医生,对待病人难以做到十足的耐心,甚至有可能出现病历记录与用药的错误。

城乡医疗资源差异显著。以河南省为例,全省半数以上医师集中在大型综合性医院中,而基层执业医师超过一半是大专或大专以下的学历,不足以应付疑难杂症。重症病人多倾向于前往省会城市的大医院就医。

远程医疗:好医生,就在家门口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医疗与医疗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正在运转。有了它,郑大一附院可以与各省同级平台的业务互联互通,同时覆盖河南全省500余家医院,为它们提供远程综合会诊、影像/心电专科诊断、医疗急救、重症监护等医疗服务。

几十分钟,看上名医

以往河南信阳紧急病人往返郑大一附院看病路途超过10个小时,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可缩短至几十分钟。

19个地市,医疗数据上云

实现专家远程会诊的前提是病患的数据(健康档案,医疗影像)在医院间联动。郑大一附院采用医疗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一个省远程医疗平台,可以与19个地市实现区域间数据的互通。

在华为的协助下,郑大一附院构建了一张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远程医疗专网,不仅能大大提升会诊效率,还能为基层医疗单位提供远程医疗教育,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从根本上为病人免去奔波之苦。

未来,我们如何看病?

未来,得益于“医疗+智能”的发展,我们看病将变得更轻松、更体面,医生的职业耗竭现象将得到改善,排队10小时,看病8分钟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时。

基因预测,防病于未然:结合人类基因图谱,发现健康人的基因缺陷,尽早提示健康风险,避免发展为病症。

智能诊疗,大数据防误诊:通过医疗大数据建立病症模型,帮助医生迅速诊断病情。

医学影像识别,辅助诊断:在现有的“AI图像识别“的基础上,医学影像识别将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发展,辅助医生做出精确诊断。

纳米机器人,精准无创手术:可口服的纳米级智能手术机器人,将自由进出人体,针对非正常细胞进行分子级手术。

AI家庭医生,管理全家健康:作为医生的补充,AI医生将成为家庭健康管家,负责解决常见病的治疗和慢性病的护理。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瑞士鞋履新秀On公司大举押注中国市场

在网球巨星费德勒支持下,快速成长的运动鞋制造商加入了从耐克和阿迪达斯手中争夺全球市场份额的品牌行列。

英伟达寻求将业务拓展到大型科技公司之外

芯片制造商正与各国和“新云”建立合作关系,力图减少对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的依赖。

全球供应链因中国稀土短缺而面临威胁

在新制度下,许可发放的延迟使从电动汽车到战斗机等产品所需的关键材料运输面临风险。

港股跑赢大陆股市,创2008年以来最大幅度

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和对香港科技股的热情推动了从大陆流入香港的创纪录的高流量。

AI聊天机器人如何评价自己的老板和竞争对手?

领先的模型对其开发者阿谀奉承,对竞争对手则持批评态度,但在一件事上所有的AI都意见一致:AI领袖的卓越才华。

在工作中偷偷使用AI能带来丰厚回报

这就是为什么公司需要想办法鼓励公开采用。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