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事 - FT中文网
立即参加 赢取大奖
中国纪事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FT中文网首页
特别报导
“新四大发明”背后的中国浪潮
与FT共进午餐
西门子·智慧城市群
未来生活 未来金融
高端订阅
标准订阅
热门文章
会议活动
市场活动
FT商学院
FT电子书
职业机会
FT商城
日经中文网精选
中国
中国
频道首页
政经
商业
金融市场
股市
房地产
社会与文化
观点
全球
全球
频道首页
美国
英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非洲
经济
经济
频道首页
全球经济
中国经济
贸易
环境
经济评论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频道首页
股市
外汇
债市
大宗商品
金融市场数据
商业
商业
频道首页
金融
科技
汽车
地产
农林
能源
工业和采矿
航空和运输
医药
娱乐
零售和消费品
传媒和文化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频道首页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
新能源与新交通
其他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教育
教育
频道首页
学前教育
中小学与国际学校
高等教育与海外留学
商业与职场教育
教育改革与创新
观点
观点
频道首页
Lex专栏
专栏
分析
评论
社评
书评
读者有话说
管理
管理
频道首页
FT商学院
职场
领导力
财富管理
人物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频道首页
乐尚街
美食与美酒
艺术及文化活动
品味
旅行
生活话题
艺术与娱乐
消费经
视频
视频
频道首页
政经
产经
金融
文化
FT看见
音频
音频
频道首页
麦可林学英语
BoomEar艺术播客
一波好书
音乐之生
i听粉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频道首页
双语阅读
FT英语速读
原声视频
FT英语电台
音乐之生
麦可林学英语
每日一词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频道首页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你需要相信些什么?(二)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中国的商人们,总是被各种政治、社会的不确定性所困扰,商业伦理的建立,必须借助与政治、法治与文化对应的改善。
2006年12月13日
你需要相信些什么?(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昔日的意识形态已经失效,对金钱的崇拜只可以充当短期的替代品,人们需要些别的,以为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赋予意义。
2006年12月6日
石硖尾的大火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石硖尾不是我熟悉的那个由铜锣湾的百货公司、中环的金融中心、旺角的拥挤与尖沙嘴迷离的重庆大厦构成的香港,却可能是更真实的香港故事。
2006年11月29日
语言的革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每一个作家总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腔调,就像画家寻找色彩,或是音乐家寻求旋律一样。我期待能够寻找到一种独特的腔调来谈论自己的国家,神态超然却又充满温情。但是,在几次尝试之后,我的那种刻意的从容不迫总是不由自主的滑向了粗暴和刻薄。
2006年11月22日
空洞的华丽?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今天的上海承继了旧上海的投机心理、对金钱的热衷、崇洋,却失去了昔日畸形的生机勃勃,那种包含着罪恶、动荡、阴谋、暴力的冒险精神。
2006年11月15日
理解的赤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中国已对全球格局有了重大的影响力,但我们却仍保持着一个贫穷、落后和封闭社会的心理,我们仍充满饥饿感地寻找一切,却不知道如何承担对应的责任,或是为自己的行为做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2006年11月8日
智力上的准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共同缔造了近代欧洲,后者提供了物质能力,而前者则是智力储备,启蒙运动的领导者们探索了新的知识疆域,创造了新的价值观,使得人们适应一个新社会的到来,而中国对于未来的发展显然缺乏智力与精神上的储备。
2006年11月1日
寻找创造力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对数量的迷恋,使外来者也可能使我们高估了自己的创造力。我们要从抽象的数字逃离出来,去看一看每一个个体的头脑到底在怎样思考。
2006年10月25日
未完成的探询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中国依旧像七十年前一样,对来自西方世界的观念、物质如饥似渴、充满迷信,只不过伯特兰•罗素、泰戈尔,换成了杰克•韦尔奇和迈克•波特,科学与民主,演变成利润和市场份额。管理学像从前的哲学、文学、物理学一样,是中国人理解自身困境的某种角度。
2006年10月18日
被夸大的神话?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对海外华人经济奇迹的过度夸耀,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对于海外华人的命运保持着多么惊人的无知,和多么长久的冷漠。
2006年10月11日
机会主义者的胜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站在舞台中央、等待被人品评的年轻选秀者,和坐在澳门永利赌场的赌桌旁那个专注的中年男子,有什么类似之处吗?他们都是我们文化中那种根深蒂固的投机欲望的展现。
2006年9月27日
澳门!澳门!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就像在很长的时间里,香港是中国人唯一心安理得赚钱的地方,在整个华人世界,澳门是唯一合法赌博之地。这两个曾经不为人注意的中国边陲之地,变成了中国人行为的实验场——倘若摆脱了政治与传统文化的束缚,他的行为将会怎样?
2006年9月20日
三城记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新加坡、香港和上海都曾期待自己成为远东的贸易中心。它们各自的命运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像是你追我赶的赛跑游戏,结局充满了意外的戏剧性。
2006年9月13日
傲慢与偏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们生活在一个强者缺乏同情心,而弱者缺乏正常的表达渠道的时代,普通人对此深感无力,不知如何应对,于是强者变成了傲慢,而弱者则充满了偏见。
2006年9月6日
别人的生活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的国家就像是一个突然被推入现代世界的陌生人,步伐慌乱,她总是模仿别人,想过任何人的生活,却不相信自己的生活。
2006年8月30日
一个中国人在越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们总是想知道美国人、欧洲人怎么看我们。但是,我们从未认真考虑过,在今天的越南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到底是何样?它的结果,可能令所有人不安。
2006年8月23日
走向封闭的北大精神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们尊敬的北大,是那个作为思想实验场、社会变革催化剂、新知识探索者、高级精神生活倡导者与捍卫者的北大。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北大精神早已走向封闭。
2006年8月16日
国人的认同焦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将过去三十年的中国人描绘成从政治人转变为经济人,从大寨时代转为互联网时代,这种描绘富有戏剧感,却无助了解真相。
2006年8月9日
祭南京中山陵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在中国,种种彼此矛盾的现象总是共存。所有看似激烈的灾难或大变革,往往很快被日常生活的惰性所吞噬。这个国家一方面看起来日新月异,另一方面则毫无变化。
2006年8月2日
唐山如何记忆?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今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地震纪念馆去年底就关闭了重新装修。 馆内五分之四的陈列是新唐山的物质成就,遇难者反而缺席了。
2006年7月26日
小城故事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这是一个与人们热烈谈论的“中国的经济奇迹”不同的世界。墙上的文革标语还未消退,淘金热潮就已到来。
2006年7月19日
吾国吾民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年满30, 自认为是个知识分子,谈起自己国家时倒像个陌生人。我常怀疑,对大英博物馆对面小书店的熟悉程度,可能要超过我对北京南城的理解。
2006年7月12日
|‹
上一页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