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专栏 英国

“欧洲胜利日”:英国的回响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事宣告全面结束。80年后,英国在全国范围内隆重纪念这一“胜利日”。

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胜利日”(Victory in Europe Day,简称VE Day)迎来八十周年纪念。1945年这一天,英国及其盟国正式接受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事的全面结束。

1945年5月8日当天,全英曾上演狂欢场景。民众涌上街头,额手称庆。这是英国在战争期间首次举行的全国性公开庆祝活动。此前长期实施的“灯火管制”也在当晚全面解除,街头灯火重新点亮,城市在多年黑暗之后终于重现光明。80年后,英国在全国范围内隆重纪念这一“胜利日”,英国各地历史地标将在夜幕将启时点亮灯光,全英将点燃2500座烽火台。“欧洲胜利日”一直被视为英国“坚韧与团结”的象征,全英各地的庆祝活动将持续至整个周末,英国政府在几个月前已通过官网和广播,鼓励全国上下各街道自行举办派对,还宣布推延酒馆晚上的关门时间。不少炸鱼薯条店、酒馆早早贴出告示,将在5月8日当天举行仿1940年代风格的庆典,鼓励人们身着复古服饰走上街头一起庆祝。

伦敦作为核心纪念地,率先在5月5日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飞行表演及纪念仪式。当日英国王室成员罕见地集体亮相,由英国演员蒂莫西•斯波朗诵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1945年宣布胜利当天的历史演讲,101岁的二战老兵艾伦•肯尼特被授予“和平火炬”。在众多官方或民间自发组织的庆典、音乐会和纪念展览之中,其中较大规模的是英国皇家空军中央乐队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演出,相信将出现观众齐唱上世纪四十年代战争年代歌曲的场面。

英格兰中部城市考文垂在二战期间曾遭受严重轰炸,战后重建的考文垂大教堂成为和平与和解的象征。在二战胜利纪念日前后,大教堂举办了大型音乐会在内的多场活动。英国皇家军团则将于5月8日当天在英国“国家纪念植物园”举行进一步的纪念仪式,包括老兵茶会及向公众开放的活动。伦敦塔下,3万多陶瓷虞美人组成的大型艺术装置已迎来大批市民和游客。11年前,英国在纪念一战100年时,也曾布置过大型虞美人装置,并将其命名为《血染大地和红色海洋》(Blood Swept Lands and Seas of Red)。这次的虞美人装置将一直展出到今年11月的一战停战纪念日。事实上,英格兰每个辖区都设有一个战争纪念碑,虞美人作为“为国牺牲”的象征,每年在一战、二战纪念日前后都会大量出现在这些纪念碑周围,老兵和老兵家人也会在外衣别上一朵塑料虞美人。我家附近的战争纪念碑园区,即使不是战争纪念日,平时也偶然会有到里面静坐一会儿的人。

5月5日那天,英国皇家空军(RAF)在伦敦白金汉宫上空进行了飞行表演。飞行编队中包括标志性的“红箭”特技飞行队和“台风”战机出现在伦敦之前,从英格兰东北部的皇家空军基地起飞,一路飞经沿东海岸各城镇。那天我刚好在萨福克郡沿海,当飞行队和战机隆隆飞近时,我正在小镇斯内普•茅尔廷斯(Snape Maltings)的一片芦苇地上,走近一位坐在画板后面的人。他描摹的是眼前一组芭芭拉•赫普沃斯(Barbara Hepworth)创作的雕塑作品:《人类家庭》。赫普沃斯是二战后英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直接推动了英国抽象雕塑艺术的发展。这组雕塑共有九个不同的形象,代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中的三座雕像自1976年开始便常设于这片芦苇地里。战机的轰鸣或雕塑间的寂静,抵抗、坚守与和解,在一瞬间重叠。

今年初,我曾到过英格兰西南部萨里郡的比弗布鲁克(Beaverbrook)庄园,了解到在英国的“至暗时刻”,温斯顿•丘吉尔在此统筹战事的一段秘史。当时丘吉尔让密友比弗布鲁克担任航空器生产部部长,后者不按常理出牌,在全英发起了“锅碗瓢盆换喷火战斗机”的运动:号召各家各户捐赠铝制炊具,以便熔化制造成战斗机。此举让军备不及德国纳粹的英国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战机,并促使英国在关键的“不列颠之战”中,从失败的边缘逆转为胜。

此行我也增长了新见识。离小镇不到10公里之外有一个面向北海的孤立沙洲奥德福岬(Orford Ness) ,这一区域从都铎时代就一直与陆地分离开,在20世纪英国国防与通信历史中地位独特。早在二战爆发之前,奥德福岬就已是英国雷达发展的重地。1935年,无线电工程师罗伯特•沃森-瓦特与阿诺德•威尔金斯在此进行了关键实验,首次成功演示了利用无线电波探测飞机的可行性。这一突破,直接促成了英国构建“链式雷达系统(Chain Home)”的决策,使其成为全球首个拥有全国性雷达预警网的国家。

在1940年的“不列颠之战”中,这一系统成为英国防空的生命线。链式雷达系统能够监测150 公里以外的德军空袭动向,因此在敌机尚未进入领空前,英军就获得数十分钟的预警时间。这些情报迅速传送至地面指挥系统,使英军得以提前部署战斗机,实施精准拦截。相比德国依赖目视观察的空袭模式,这种以雷达为基础的信息链大大提升了英国的防空效率。奥德福岬的技术贡献,使英国在人数和装备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仍然顶住了德国空军的猛烈攻势,阻止了纳粹对英伦三岛的入侵。

除了雷达系统,奥德福岬还被用于导弹、无人机、爆炸物以及空中侦察设备的研发与测试。整个基地布满高隐秘性试验设施,包括用于处理高危技术的混凝土试验建筑,一些至今仍矗立在荒原海岸之上,成为英国军事工程遗产的重要象征。战争期间,奥德福岬还承担过重要的信号情报(SIGINT)任务,为英国破译德军加密通信、获取战略情报提供了关键支持。战争结束后,奥德福岬继续在冷战时期扮演监控空中威胁和推进防御技术发展的角色,直到1970年代末期逐步关闭军事功能,转为受“国家信托组织”保护的自然与历史遗址。

毗邻的“奥德福岬发射站”则是另一段冷战时期的战略设施。这座高耸的广播塔群曾由英国广播公司所使用,主要承担短波和中波国际广播,尤其是在东西方对峙期间,用于向东欧各国传播英国的“软实力”与价值观输出。发射站的最后一次广播在 2012 年进行,之后设施被正式关闭。发射塔于 2023 年被拆除,标志着其历史使命的结束。

英格兰东海岸这片荒凉沙洲,常人难以踏足。从雷达革命到信息传播,从反击闪电战到广播冷战,它以静默的方式见证了20世纪不少历史时刻。毫无计划之下,在一个如此有象征意义的日子路过,大风烈日下的历史回音特别清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编辑邮箱:zhen.zhu@ftchinese.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过路诗篇

张璐诗(Lucy Cheung),常驻伦敦资深媒体人,职业音乐人,旅居北京、希腊多年。专注音乐产业、文艺思潮与美食文化,视野遍及全球。

相关文章

相关话题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这是天才级的智能”

这位科技企业家谈论了人工智能的风险与机遇、他与埃隆•马斯克的争议,以及为何他认为自己拥有“也许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工作”。

捐出2000亿美元,比尔•盖茨的计划能熬过特朗普时代吗?

这位慈善家打算在未来20年内花光自己的财富,但政府预算削减威胁着他在全球健康领域的雄心壮志。

亚马逊Zoox的杰西•莱文:‘公众对无人出租车失误的容忍度更低’

这家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回顾了自动驾驶汽车发展道路上的坎坷,以及公司在实现规模化和保障安全方面的努力。

日本动漫会成为下一个全球IP金矿吗?

日本独具特色的动漫正吸引着全球观众、好莱坞电影公司和私募股权公司。谁将从中获益?

美国希望英国军方将更多精力放在欧洲,而非亚洲

五角大楼认为,英国应在政策上更加关注自身所在的地区。

在与美国进行关键贸易谈判前,中国公布4月出口大幅增长

贸易数据显示,运往东南亚和欧洲的出货量增加,抵消了对美洲的下滑。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