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商业

商业竞争泛道德化:警惕道德审判异化市场理性

翁一:将商业行为过度道德化会导致多重扭曲,企业可能陷入既要遵守法律又要满足无限道德要求的困境,道德大棒也可能异化为商业竞争武器。

2025年3月以来,由京东率先发起的即时零售大战,掀起舆论惊涛骇浪,没有停歇之势,难得再现数字经济前反垄断时代的扰攘与喧嚣。

遗憾的是,在这场商业竞争中,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和企业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泛道德化竞争姿态,已然将竞争异化为裹挟民粹的荒诞剧目,暴露出中国商业文明正在遭遇的深刻危机,进而解构中国历经40余年的市场伦理根基。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制度设计,其核心机制是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要素流动。这个系统中,企业家的核心使命是发现市场机会、优化资源配置、创造经济价值。市场经济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将分散于社会的个体知识,也就是分散的市场信息,通过价格机制进行层层传导,最终形成自发秩序,并转化为有效的经济秩序。这种秩序建立在契约精神和法治规则之上,而非道德完美主义,过度的道德评判必然会扭曲价格信号和经济秩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过一段无比正确的话:“如果我们将经济成功的标尺错误地聚焦于道德完美而非效率与创新,就会扭曲市场的本质功能,最终阻碍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全球化与其失灵》,2020)斯蒂格利茨点出了泛道德化竞争的本质,企业或企业家过度依赖道德标签进行自我标榜,或将道德标准泛化至商业决策、竞争行为及社会评价中,导致道德评判脱离实际、异化为竞争工具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现象。

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表现出某种泛道德化竞争的趋势,不断出现将市场经济活动简单等同于道德竞技场、将企业竞争关系演绎为道德审判的事件。例如,2024年,部分网民指责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系列使用日系元素是“媚日”,实际上这些设计旨在展现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脉络;部分网民将华为塑造成“爱国符号”,导致“不买华为不爱国”的极端言论泛滥。一言以蔽之,民粹攻击通过商业行为与民族主义绑定,而刻意忽略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融的常态。

将商业行为过度道德化会导致多重扭曲:首先,模糊了合规经营与道德完美的界限,企业可能陷入既要遵守法律又要满足无限道德要求的困境;其次,道德标准的主观性容易被民粹情绪绑架,演变为非理性舆论审判。农夫山泉、华为等案例暴露的不仅是公众理性的缺失,更是商业文明被异化为道德竞技场的深层危机。当消费者用情绪投票取代货币投票时,市场便丧失了筛选优质企业的核心功能;最后,更危险的是,道德大棒可能异化为商业竞争武器,某些企业通过制造道德议题打击对手,最终将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低水平缠斗。当企业以道德的名义攻击对手时,极易引发行业内部“道德军备竞赛”,并改写行业竞争的基本法则。当技术参数让位于道德评判,产品质量竞争异化为道德站位时,整个行业的价值坐标系便发生根本性偏移。这种偏移催生出独特的“道德套利”现象,部分企业不再致力于提升产品价值,而是深耕于构建公共道德话语体系,通过制造道德焦虑收割市场红利。

对于企业家而言,真正的商业领袖,应是资源配置的艺术家,而非道德教化的布道者,更不是以道德攻伐代替市场竞争的阴谋家。从“自发秩序”到“创造性破坏”,市场经济的生命力源自企业家对机会的敏锐捕捉,而非对道德完美的病态追求。突破性创新,也即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言之“创造性破坏”,天然具有试错风险,而在泛道德化的商业竞争环境中,极易被对手解构为“道德冒险”或“反道德”,这种创新污名化机制将直接导致整个产业在低水平竞争中空转消耗。创新的本质是“不破不立”,它既是社会进步的引擎,也是社会适应力,特别是“传统道德”与时俱进的试金石。全球企业发展史一再表明,商业史的真正丰碑,永远铭刻着价值创造的刻度,而非道德标尺的丈量: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百年缠斗,靠的是产品迭代而非道德攻讦;特斯拉颠覆传统车企,凭的是技术创新而非舆论绑架……

将商业行为泛道德化,实则是场危险的认知变异。舆论场上挥舞的“道德大棒”,往往裹挟着信息茧房滋生的偏见与民粹情绪催生的戾气,这种网络“拳民”,对于社会整体的戕害早已为历史所明鉴。具体而言,裹挟民粹进行商业博弈将引发系统性风险:风险一,这种商业模式破坏市场信号的真实性,消费者在情绪化舆论中难以做出理性选择。企业通过制造“道德消费”幻觉,使消费者的价值判断体系在道德信息的狂轰滥炸中发生结构性畸变,进而剥夺其选择权,并最终损害其利益。消费者偏好从需求导向转向道德站位,使用体验让位于道德审判,这种转变标志着市场理性的大规模衰退;风险二,可能导致监管政策偏离专业轨道,2018年欧洲某国迫于舆论压力仓促出台的数据法案,反而迟滞了数字经济发展;风险三,更值得警惕的是,民粹情绪具有反噬特性,今天被追捧的道德标杆,明天可能成为攻击标靶,这种不确定性将极大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民粹主义正在成为威胁中国市场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其背后既有社会情绪的宣泄,也存在利益集团的操纵。将企业间正常的市场竞争简化为道德高低的二元对立,无异于中世纪猎巫审判,完全丧失了理性。市场经济本非善恶擂台,而是智慧与创新的角力场。当舆论将企业押上道德审判席时,商业竞争的底层逻辑便在民粹浪潮中悄然异化——这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理性的倒退。

何以纾解,核心在于重塑商业竞争的元规则:以法治厘清底线,用创新定义高度,让道德回归契约精神与职业伦理的本来维度。唯有挣脱道德洁癖的枷锁,市场经济方能释放其最本真的活力——那决然不是非黑即白的审判,而是充满活力的创新与创造;于企业自身而言,应让道德回归“律己”本质,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言之“心中的道德律”,唯其如此,企业才能真正获得穿越周期的力量。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读者评论

用户名: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有话说》栏目。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用户名
密码

Salesforce的马克•贝尼奥夫:‘在找到有效的方法之前,你得不断尝试各种可能’

这位云软件集团的亿万富翁联合创始人、《时代》杂志的拥有者表示,技术“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你如何使用它”。

一周新闻小测:2025年5月17日

您对本周的全球重大新闻了解如何?来做个小测试吧!

顶级律所对中国并购活动复苏持乐观态度

贸易紧张局势和最大交易的减少掩盖了小规模收购的复苏迹象以及科技行业的增长潜力。

奉承还是对抗?世界各国领导人如何应对特朗普

特朗普重返白宫四个月后,各国政府仍在为如何应对这位反复无常、难以预测的美国总统而苦恼。

穆迪剥夺美国的顶级AAA信用评级

该机构警告说,政府债务增加和预算赤字扩大将造成压力。

中国因检测到禽流感暂停从巴西进口鸡肉

该南美国家曾是最后一个未受疫情影响的鸡肉供应大国。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