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天都有突发重大新闻,说明世界很乱。对比从前每周我需要竭力寻找写作点,现在不是寻找的问题,而是花多眼乱,写哪个的问题。而且写作点必须更广泛,因为乱象在世界各个角落遍地开花,随时有连成片的可能,故此必须眼观四方。
美国二战后建立的秩序正在瓦解,战后留下的一些领土争端也在以战争的形式卷土重返。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和平,的确是“失去方知珍贵”的惆怅,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走向未来新世界秩序的步伐已经迈开,没有任何人能预料未来,不可预见性千千万,所有国家、集体与个人都在尽量收集可靠的情报,以期做出不后悔的选择。此文将从三方面简要综述当前局势进展:(1)关税贸易战至今,中美两国的各自行动;(2)局部战争继续蔓延;(3)西方VS 全球南方。
一、关税贸易战至今,中美两国的各自行动
特朗普4月2日推出新措施,增加对近百个国家的关税,此事到底是针对全世界,不分敌我的经济改革,还是针对中国的经济挂帅的政治改革?观察特朗普说话,更像是前者。因为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任何与政治意识形态、冷战、共产主义等有关的词汇,更多是商人意识的表达——美国与其他国家一直在做亏本生意。反思为何那么多国人会认为“这场关税改革针对中国”,而英国人和西方人并无此判断?那是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政治第一、经济为辅”的习惯里,想当然地以为西方人也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方式。
所以,这看起来像是经济VS政治的竞争,过去一个月一直吸引世界眼球,因为如果中美竞争继续升级,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于事外。
在特朗普延迟关税执行三个月到期之前,中美两国都在紧锣密鼓争取阵线支持者。
(1)美国方面,已经与欧盟、日本、英国、越南、巴西、印度等贸易伙伴展开谈判。美国与日本已经进行了第二轮关税谈判,重点关注汽车和农产品领域,但谈判进展缓慢。美国与英国的谈判进展最顺利,两国已经达成贸易协议。
(2)中国方面,已经有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到访,而且他已成为中国在欧盟内的说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了越南、马来西亚与柬埔寨;肯尼亚总统鲁托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访问了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C)领导人即将前往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拉共体(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据报中方欢迎科斯塔、冯德莱恩适时联袂来华举行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二、局部战争继续蔓延
在乌克兰与加沙战火频飞之际,以色列与土耳其对在叙利亚影响力的争夺,正对叙利亚脆弱的新政府构成严重挑战。去年12月巴沙尔•阿萨德政权被推翻后不久,叙利亚新领导人多次表示不寻求与以色列对抗。但以色列并未让此事变得容易。以色列在叙利亚的军事干预正加剧其与土耳其等外部势力的冲突。
缅甸冲突持续,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继续,索马里“青年党”武装活动猖獗,南苏丹等国的内部冲突依然严峻。
近日印度与巴基斯坦又爆发冲突,爆发点是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地区自194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从英国独立并分治以来,一直由两国分别部分管治,但双方均声称拥有该地区全部主权。两国曾为克什米尔爆发过两场战争。
三、西方VS全球南方
美国防务重心转向亚太,减少对欧洲和北约的关注与投入。具体表现为减少对北约的支持,要求欧洲国家承担更多防务责任,导致跨大西洋关系紧张。面对美国在北约中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正加快推进防务自主化。
美国政府支持欧洲极右翼的行为,令欧洲以及英国右翼力量急速上升。但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个移民国家,则出现相反势头,即两个看起来已经日落西山的执政党,因为抓住反极右翼这根稻草,意外赢得大选。而以强硬反特朗普赢得大选的加拿大总理卡尼,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特朗普打电话,并且迅速拜访华盛顿面见特朗普。这显示其反特朗普路线只是为了“赢得大选”。
教皇方济各的葬礼,为泽连斯基创造了与特朗普面谈的绝好良机,迅速促成了两国矿产协议的签订。
全球南方这边,关税战后,尚不能看出明显站队迹象。较早前,齐聚里约热内卢的金砖国家外交部长未能就联合公报达成一致。扩大后的金砖国家除了创始成员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还包括后来加入的南非、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和伊朗。这些国家都面临美国贸易行动带来的严峻挑战。
俄罗斯与中国、朝鲜的关系则继续走近:据朝鲜官方媒体《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表示其首座通往俄罗斯的公路桥建设是两国关系中的“重大”里程碑,这是两国关系加深的最新迹象。
习近平5月7-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两国关系看似并未受到特朗普的影响而弱化。
最新的消息则稍微令人放松:美国财长斯贝森特和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计划于本周末在瑞士日内瓦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举行会谈。此次会谈旨在“降温”贸易紧张局势,而非立即达成全面协议。
走在世界新秩序的路上,全球政治乱极了。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